耶稣将这水变成酒,完成了一个极具说服力的举动:将梅瑟的律法变成带来喜乐的福音。今天一如过去,圣母玛利亚曾对仆役说的祂无论吩咐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若二5),是我们母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青年也将挑战「短视近利、认命心态、贪婪奢望、科技至上、竞争攀比、投机倒把、胜者为王和弱肉强食」等现况(参阅:《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53号)。
教宗最后总结道:「奉献生活即为带给天主子民喜乐的赞美,以及揭示重要大事的先知性神视。」若能如此,就会激励人人对抗平凡庸俗、灵修生活质量下降、安逸度日、自怨自艾,以及因循苟且等情况。
家庭必须作为信仰的培育场所,向子女讲解信仰的美好,教他们祈祷和服事邻人(《爱的喜乐》287号)。如此,孩童在家庭内与耶稣相遇,其信仰与爱德则会顺延至教会与人类大家庭。培育在家庭内,培养孩童跪拜祈祷。
这些话肯定不是威胁,而是喜乐的宣讲,一条喜悦的讯息。耶稣并不劝人改教,祂无意播种对天主审判临头的恐惧,或对所犯罪行的内疚感,而是带来救恩的好消息。
所以,四旬期充满着除旧迎新的气息,我们该有认罪及悔罪的诚意,与候洗者所怀的革新及皈依精神连在一起,使它变成一个充满喜乐及希望的行动。
中午时分,教宗将在耶路撒冷的耶稣最后晚餐厅,与圣地全体主教一起颂念天皇后喜乐经、访问天主教拉丁礼主教座堂。十六时三十分,教宗将在若瑟法山谷主持弥撒。
不过,对于老修女本人,她完成了一段征程,回家的喜乐,又怎是我们平凡之辈所能了解到的呢?在对逝者的缅怀中,深沉的不应只是情感。还有,秉承其遗志,将人间的爱和道义传递下去,生生不息。
在司铎善表的引领下,辅祭团能怀着喜乐与热心服务祭台,得到基督信仰培育,变成另类备修院。汤汉主教的第三点建议是在青年人心中播下圣召种子。
这个民族从不失去活出喜乐的意识。在美国政府宣布经济举措后,人民生活困难,感到不安。但藉著福音喜讯,我们必须常宣讲基督最终得胜的喜乐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