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台湾枢机主教单国玺病逝 临终前仍降福众人
2012-08-23

耕莘医院院长邓雄表示,单国玺罹患肺腺癌多年,医疗团队在今年5月发现单国玺的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脑部及骨骼,8月20日再度因为肺炎住院,22日上午还亲自主持弥撒,没想到晚间病情却恶化,因为急性肺炎引发器官衰竭病逝

为了过“正确的”复活节,罗马教宗克服了拖延症
2017-04-16

耶稣被钉上十字架,也就是最后的晚餐发生的第二天)、之后40天的升天(耶稣复活之后升天)、之后50天的圣灵降临

关于朝圣,你懂多少?
2016-09-08

古代犹太教规定有能力者须每年到耶路撒冷庆祝逾越、五旬和帐篷。我们天主教会原则上并没有规定让每个人每年必须朝圣,但是教会让我们知道朝圣可以让我们得到某些特别的祝福和恩典。

乙年复活期第四主日:主是善牧,我一无所缺
2018-04-21

复活期第四主日是「国际圣召」。由於这个主日在教会礼仪年不论是甲、乙、丙三年的福音主题,都是选自若望福音第十章有关「耶稣是善牧」的章节,本主日也因此被称为善牧主日。

中国基督教研究的回顾、现况及展望
2014-11-21

这时教会内有些翻译,在香港翻译过的著作重新在爱德印刷厂印,重新形成中国基督教会内部研究著作的特点。

圣母大事年表
2003-12-09

550年,拜占庭举行圣母诞辰、献耶稣于圣殿和圣母升天。553年,第二届君士坦丁(Constantinople)大公会议重申圣母为天主之母信条,并指出圣母终身童贞。

罗马:感恩经加入圣若瑟名字显示教会重视父爱
2013-06-22

待台湾主教团和香港教区决定正式的翻译后,中文弥撒经文中便须加上圣若瑟的名字。

张士江:在“第三届圣召论坛——终身执事研习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2016-10-12

所以,我们在想怎么样去推动重视的时候,我们跟香港教区终身执事委员会的主席陈志明副主教联系。我们发现香港是亚洲教会终身执事推动最好,经验比较丰富,举办最成功的一个案例。

手领圣体VS口领圣体
2016-11-01

最近十年八年,在香港教区内,有一班虔诚的教友掀起了一股热潮,就是鼓励大家望拉丁文弥撒,口领圣体。先不论好或坏,这的确为教区带来一个新的现象。但同时也带来一些争论。

公教报:扶康会四十周年感恩祭 杨牧鼓励成员以爱服务
2017-12-09

弥撒结束前,扶康会创办人之一方叔华神父致辞感谢各方支持,他指本地教会一直关心残疾人士及该会,香港明爱更积极支持扶康会的工作,彼此合作推动本地社会发展康复服务。会长叶恩明医生:薪火相传爱德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