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5日是新年的第一个星期三,教宗本笃十六世上午依照惯例在梵蒂冈保禄六世大厅主持了新年首次公开接见活动,对教会礼仪正在庆祝的圣诞期作了深入反思。
回顾本笃十六世在周三要理讲授中的一些重要教导﹐他在2005年4月27日主持教宗牧职内首次周三公开接见时﹐说明他取名号的理由: 「我之所以愿意称为本笃十六世﹐为的是在精神上与可敬的本笃十五世教宗有所关连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论述基督徒的希望,表明圣母玛利亚是我们希望的母亲。圣母玛利亚教导我们即使在最漆黑的夜晚,一切似乎都丧失了意义的时刻,也要向前看。圣母如何是我们希望的母亲呢?
圣若望保禄二世教宗曾谈到有关科学与信仰的主题说:重要的是,这对话必须深入广泛地继续取得进展。
大学是「培养未来领袖的主要场所,因此要以全面的知识和文化来启发教育机构的所有面向,使之愈加兼容并蓄,能创造机会并促进社会」。
教宗接著表示,“你们是弱小者、贫困者和脆弱者,你们是教会的宝藏。你们在教宗的心中、在圣母玛利亚的心中,也在天主的心中。每当你们的生命遭到践踏、虐待和侮辱时,就是耶稣被践踏、被虐待和被侮辱的时候。
教宗说,“耶稣容光焕发、祂的衣服发光,是预示复活的图像,给与那些恐惧的人光明,希望的光明,穿越黑暗的光明:死亡不是一切的最终结局,因为死亡将开启复活的喜乐”。
首先不限高的鼓吹者,实际上是在策划一场现代版龟兔赛跑的恶作剧。伊索笔下的乌龟之所以赶过了兔子,他的前提是那只兔子贪得有厌,还有知足常乐的品德。
本次避静活动的默想以福音中耶稣的提问为中心,避静第二天3月7日下午默想的提问取自《玛窦福音》:「你们是地上的盐,盐若失了味,可用什麽使它再咸呢?」
真正让我萌生想要修道的念头,是在一个晚上,那时候都点煤油灯,我点着灯看《默想全书》,书中有一段默想圣经的一个场景,就是耶稣十二岁讲道,离开自己的父母和家乡,这一段深深的打动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