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这种关怀行动应持续不断。教宗方济各正在推行圣座各部会的深入改革。他经常强调我们需要改革,而心灵革新则更为重要。帕罗林枢机对此表示:教会在历史上必须不断更新,梵二大公会议也重申这个思想。
教会蒙召走出自己的舒适圈,这「激发不断朝圣的态度,穿越生活中不同的荒野,经历各种对真理和正义饥渴的经验」,专心致志走向天国。
主持人向大家介绍每位走进现场的神父,在场的青年人掌声不断,欢迎神父们到来,党主教来到现场之后,主持人邀请张春良神父带领大家做了祈祷。
2、养育:修院每日供给我们三餐,养活我们的身体,使我们肉身的生命不断成长。
言外之意乃是说,人必须在饮食养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有人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又是为了什么?
没有你的召唤,我心不能皈依……主啊,你是我灵命的活泉,求你不断滋养我,我愿永远跟随你。神父的演唱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唱出了一位司铎对主至真至诚至深之情。
短暂的六天课程,紧锣密鼓、精彩纷呈,自始至终有两位修女和本堂苏圣意神父的陪伴和操劳,大家感到格外的温馨如家,期间,大训堡堂区不断有教友为学习班送来米、面、油、水果等生活用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原教区茨林堂区九十岁高龄的兰哲一神父与回家省亲的服务于上海教区的吴宣传神父
经过了几百年历史的沉淀,经历几番沧桑后,圣堂得到精心维护,各种设施在不断改善,每一座圣堂的堂院内或圣堂前都有圣母山或若瑟亭或圣人塑像等,被细心、用心地加以保护,供人瞻仰。
答:教宗不断呼吁接纳、亲近和温柔的态度,司铎们应当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展开牧灵工作,以慈悲天父为楷模。我特别记得教宗去年向参与培训的学员的勉励,他曾强调三个方面。
当我们认识到上主天主乃是我们生命及宇宙万物的根源而去敬拜他时,便会拥有来自天上的智慧,同时也会在天主诫命、圣经圣训、教会传承中看清基督徒的品德标准,然后再按这个标准处世为人度信仰生活,不断效法耶稣并实践他所宣扬的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