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车辐浜教堂建立后,光绪十四年吴子扬在硖石北关厢建教堂。民国16年神父王康恤(后调杭州,改由丁懋良负责)在翁家埠建教堂。民国18年尤佩生、丁懋良捐助在长安下闸桥建教堂。
高淑玲看着这个孩子说:孩子,我不能为你做什么,但是我‘因父、及子及圣神为你授洗’。就这样,一个纯洁的灵魂回归了父的怀抱。
耶稣复活后委托给宗徒一个使命: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付洗(玛28:19),同时向他们许诺:看!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玛28:20)。
抗日战争爆发后,天津大部分高等学校南迁,一些留津的知名学者,如土木工程专家高镜莹、林镜瀛、谭真,建筑学专家沈理源、阎子亨,物理学专家马沣,地理学专家侯仁之,语言学家朱星等都应聘到该校任教,成为华北地区有较大影响的学校之一
在众多的节目中,张双印神父的母亲表演的快板《荡子回头》、一位老教友的诗朗诵《天父,我唱一首歌给您》以及四位少妇表演的扇子歌舞《阿肋路亚》把晚会推向了高潮。整个晚会掌声阵阵,笑语声声。
1997年至2001年任赤峰教区大营子教堂主任司铎。 2000年10月任赤峰教区副主教。 2001年9月调任内蒙古天主教神哲学院常务副院长至今。
这是辽宁喀左山湾子的传道员师文香重生后所说的话。她虽出生老教友家庭,但之前35年的信仰生活一塌糊涂。要说师文香也是个合格教友,念早晚课,也常参与弥撒。
提起《大公报》,人们更多想到的是张季鸾、王芸生、范长江、彭子冈等这些知名报人的名字,而作为《大公报》的开山鼻祖——英敛之其人其事却鲜为人知。
为能妥善照顾教友们的灵性生活和需要,以及广传福音,使更多的教外人接受福音,受洗成为天主的子女,主教和神父们必须衷诚合作。在牧灵福传工作中,神父们是主教最亲密的伙伴和朋友。
在玛窦福音中,耶稣对宗徒们说:「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教训他们遵守我所吩咐你们的一切。看!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玛廿八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