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信仰传统根据依撒意亚先知的预言而称圣若翰为“先驱”,默西亚的宣报者。洗者若翰生在黑落德为王时代,他因为公开指责国王娶自己兄弟的妻子为妻而被国王囚禁。在圣人中,教会只纪念洗者若翰的生辰。为什么呢?
教宗向在场的人讲话时说,医护人员的专业才能和他们对病人的关爱令他想到福音中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教宗说,“所有来到这里的人,都处于痛苦和绝望之中,他们犹如比喻中躺在路边的那个人。
鲍纳利亚圣母朝圣地(梵蒂冈新闻网)近日,意大利撒丁岛卡里亚里(Cagliari)地方教会沉浸在纪念鲍纳利亚圣母圣像(NostraSignoradiBonaria)来到当地650周年的喜庆活动中。
展览以新经和古经中的10位人物为线索(从亚巴郎到沙拉、梅瑟、路德、耶肋米亚、玛利亚、伯多禄和保禄、玛达肋纳和耶稣等),展示了一个生动的要理讲座。参观者完全可以通过这一活动,探索自由、正义、真理与希望。
有一个人正在船上入梦,那是纳匝肋的耶稣。我再一次笑了,这一次笑得后顾无忧,这一次笑得忘了自己!
弥撒中,教宗并册封了两位斯洛伐克共产政权迫害下的牺牲者为真福,一位是霍普科主教,一位是舍尔林格瓦修女。印度被森特纳戈尔,也为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一座态像举行了揭幕礼。
在北京北堂与李山主教共祭据北京天主教报道,访问期间,周守仁主教一行在北京教区主教座堂参与了为可敬者利玛窦神父列真福品的祈福礼(祈福文见下图),并在北堂与李山主教共祭(上图)。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谈论基督徒的希望,当天他引述耶肋米亚先知书中辣黑耳的形象,阐明在哭泣中活出希望的重要性。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另一位是印度德肋撒修女收养的孤儿,是一位漂亮的印度女子,年约19岁,很是活泼,让人喜爱。另一位是法国的政界人士,是被请来为修士们传知政闻的。再有一位是“罗哲”修士的姐姐,一位可亲可爱的老人。
印度德肋撒修女、服务麻风病人的达米盎神父……圣教会历代不乏救死扶伤的人,我只是步他们的后尘,效仿他们的芳表,做一点贡献。捐献遗体的开展,正是将人生最后的光和热捐赠,去换取他人生命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