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后的晚餐逾越节的前一天,主耶稣知道自己弃世归父的时候到了,就吩咐宗徒在耶路撒冷预备筵席(参若13:1)。这是耶稣和宗徒一起吃的最后一次晚餐。
——评《每日圣言》初期基督徒时常团聚,专心听取宗徒的训诲、掰饼、祈祷(参阅宗2:42)。后来,这样的活动渐渐演化成礼仪的行动。
这个主题取自圣保禄宗徒致罗马人书(八19~25),他向我们解释,依照圣神生活以及借着信仰而专注确切得救的希望,也就是在基督内的新生命,究竟是什么意思。
下面就是两封信的内容:“圣父,我谨以我位于土耳其黑海滨特拉布宗圣母玛利亚本堂区的几位格鲁吉亚(乔治亚)女士们的名义,写这封信给您。
迪亚斯枢机在大会开幕式上首先宣读了教宗文告,全文如下:致可敬的弟兄圣座万民福音传播部部长伊万•迪亚斯枢机主教我非常高兴向您和在罗马出席宗座传教善会负责人委员会年度全体大会的各国宗座传教善会主任们致意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以《宗徒大事录》为主题,当天讲解了伯多禄因耶稣的名行奇迹,指出在这位宗徒身上显露出“一个无边界教会”的面容,这个教会“感到自己是众人的母亲”(参阅:《福音的喜乐》劝谕210号)。
我不能说:‘我赦免自己的罪’。宽恕需要请求,需要向别人请求,藉着忏悔向耶稣请求宽恕。 因此,我们一旦得到罪过的赦免,就真正享有平安。教宗说:我们大家在内心都有这种感觉。
(若8:3;11)主耶稣不但没有治妇女的罪,而且宽恕了她,可见主耶稣的胸怀是多么的宽广。特别是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面对围观、侮辱、讥讽、潮笑,耶稣还说:父啊,宽恕他们吧!
这是警醒的责任,不致于让压力、诱惑、我们的罪以及其他的东西,麻痹我们对美好与圣德的敏感,对福音喜乐的敏感。
教会相信已亡的信友,可能由于罪罚和小罪,仍未能进人天乡,必须经过一个炼净的阶段——教会习惯称他们为炼灵;炼狱亡灵的受苦,是暂时的,他们的名字已登录在永生的名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