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学习中,老师讲到:“我们要像基督一样地去宽恕所有仇人,无论什么样的事,否则不配是基督的门徒。”听到这句话时,内心充满了一种无形的力量,立时萌生了一种想法——对方赔多少钱都无所谓。
多少父亲、母亲、祖父母和老师以日常不起眼的举动向我们的孩子展示该如何以调整日常生活习惯、展望将来、坚持祈祷,来接受并度过危机。多少人为众人的益处献上祈祷、奉献和转求。」
在宗徒手中,教会接受了教理,也接受了它基本的结构;信经和教会法规都以他们为名。对教会职务的重要性:所谓教会的宗徒性,意即在宗徒信仰和在宗徒职务上的连续性。
《天主教教理》就很恰当地提醒我们,天主的主动也需要人自由地回应;积极回应的先决条件就是时时接受、且认同天主对每一个人的计画;受天主召叫的人,必须欣然接纳天主慈爱的主动,使成为有约束力的道德命令、对天主献上的感谢
劝谕卡尔梅恩女士最后总结道:「这个接近可实践的善的方法,并不阻止种种有待容忍的恶继续存在,因为那些恶并不归咎于人,而是另有原因,例如,『无知、疏忽、暴力、恐惧、习惯、激情,和其他心理或社会因素』(《天主教教理
事实上,我们的信仰生活,尤其是司铎献身生活就需要效法两位信德的楷模,就如新编《天主教教理》所标榜的:一是古圣祖亚巴郎,一是新约中的圣母玛利亚,他们都以爱的回应,满怀信德踏上蒙召得救之路。
在编译天主教教理时,他发现很难从中国语境中找到与拉丁语Deus(God)具有同等意义的术语,于是,他尝试将Deus译为上帝、天与天主,以表示至高无上、全能全知的神,希望经过一个解释和说明的过程,赋予它们真正的符合天主教概念的涵义
在编译天主教教理时,他发现很难从中国语境中找到与拉丁语Deus(God)具有同等意义的术语,于是,他尝试将Deus译为上帝、天与天主,以表示至高无上、全能全知的神,希望经过一个解释和说明的过程,赋予它们真正的符合天主教概念的涵义
因为知道天主是我们的天父,所以,即使不了解有关神学和教理,即使不熟悉圣经,只要学会了和天主祈祷交流,就够了。祈祷使人成为基督徒;祈祷使人成为属于主的人。
就如我在《天主教青年教理》(YouCat)前言里──就是在马德里世界青年日给你们年轻人的教理手册所说的:「你们需要了解你们所信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