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抬起头,看见一道不朽的光芒在乌云上空闪耀着,这道光芒指引着他们穿越了黑暗。晚上,年轻的母亲对自己说:“今天是所有的日子中表现最好的一天,我让我的孩子找到了他们的精神支柱。”
耶稣在这黑暗时刻怀著对父亲的信赖之情,呼唤天主为“阿爸”。祂虽然感到惊惶恐惧,却祈求让天父的旨意得以承行。在《福音》的其它章节中,耶稣坚持要求祂的门徒们培养一种祈祷的精神。
这就是福音比喻中长子的作为,教宗解释:“在那个时刻,那个长子不了解爱,在他的脑海中,显现更多的是主人的面容而非慈父的面容。
你们要同他结合,永不失去安详,即使是在最黑暗最困难的时刻。”教宗叮嘱孩子的家长们和医护人员们,他们的努力和专业要同“对人的和蔼与关注”结合起来,加上“爱的辅助”,它是首要和不可或缺的。
我若说:“愿黑暗把我笼罩”…但黑暗对你并不朦胧…黑暗对你无异光明”(咏138,8-12)。巴斯卦节这天,教会告诉我们:耶稣基督为我们完成了宇宙之旅。
教宗说:「在我们周围或许有黑暗阴沉,我们仍看见一道光亮:细小的火源,却比庞大、难以克服的黑暗来得强烈耀眼。从死者中复活的基督,照耀这整个世界;并且在人看来黑暗、无望的地方,基督以更明亮的方式照耀它。」
天主是光,在他内没有一点黑暗。如果我们说我们与他相通,但仍在黑暗中行走,我们就是说谎,不履行真理。
不过,教宗也问道:在世界充满忧苦、黑暗势力及邪恶如此强大的时候,该不该这么快乐?他自己回答这个问题说:答案可能只有一个,就是应该!
(玛十22)教宗解释道:「世界恼恨耶稣,也要为同样的理由而恼恨基督徒,因为耶稣带来天主的光,世界却喜欢黑暗,好能遮掩它的恶行。福音的思维与世俗的思维截然相反。
众所周知,春分过后便开始日长夜短,光明多过黑暗,月圆之时,不但在白日充满光明,就连漆黑的夜也被月光照耀。由此,寓意着耶稣的复活,一切皆为光明战胜黑暗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