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我把“信德”邀请我为信德之友而感到自豪,同时我也认为是天主的一种召叫,更是一种光荣的使命,作为一名通讯员,要有一种我要不作文字福传我就有祸了的时不我待的使命感,作为一名传教员要有教兴我荣,教衰我耻的强烈的责任感
耶稣在邀请人悔改时,并没有充当人的判官,而是接近人,分担人的处境,与他们同行、同住、同吃。耶稣以这种态度触碰人的内心深处,使人感受到被天主的爱所吸引,从而改变生活。
在路上,我们大略谈了各自两年来的变化,当知道我皈依了天主,成为一名基督徒时,他幽幽地看了我一眼,说:“本来这次回来,希望你和我们一起信奉佛教,总觉得你与佛有缘,没想到,你找到了自己的信仰,真为你高兴。”
本着谨慎体贴和爱,天主用真心话而非假言假语回应辣黑耳的哭泣;耶肋米亚先知继续说:上主回应她的哭泣说:你要止住痛哭,不再流泪,因为你的辛苦终必有报──上主的断语──他们必会由敌地归来!
他的门徒就想起了经上记载的:我对你殿宇所怀的热忱,把我耗尽。的话。曾经在北京和湖北两次参加祝圣教堂的庆典都会听到这篇福音,而我只是心痛,祝圣庆典这喜乐的事情,我却成了不和谐的哭泣者。
耶稣对此没有做任何解释,而是讲了一个比喻:有一个人设了盛宴,邀请了许多人,但最先受邀的都不愿赴宴,因为他们对宴席不感兴趣,对人们不感兴趣,对主人的邀请不感兴趣。他们被自己的利益所困,认为利益大於邀请。
当天主向我要点水喝时,我却很冷漠的应到:“你是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玛黎亚女人要水呢?”在别人第一次邀我参加避静时,我满口皆是有理的推辞,因为那时我所关注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我的世俗烦事。
教宗方济各说:「亲爱的年轻人:你心中有闪烁的星星,它们是你的梦想,它们是你的责任和你的宝藏。你要确保它们也是你的未来!这需要勇气,克服抵制和困难。当然,梦想要酝酿、净化、锻炼和分享。
说到这里,教宗引用了圣大额我略在《牧民守则》结尾处恳请一名友人为他提供灵性陪伴的话:“在我人生的暴风雨中,你在祈祷的甲板上坚固我的信心。
如果你那里的教堂知名度不是很高的话,可试用此法。另外也消除了一些教外人对教会及教堂的误解,使人们知道教堂(教会)的大门是敞开的。(注:发函时要笑容可掬,我们的表情就是函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