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寻找匝凯是在树下(路19:1-10),寻找撒玛黎雅妇人是在井旁(若4:1-38),寻找伯多禄是用爱的目光(路22:6),寻找扫禄是用奇能(宗9:3-4),寻找奥思定是用祈祷的力量。
我们要知道,在天主眼中人类生命始终保有他的价值,没有任何歧视的目光。教宗继续说,随着二十世纪以来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越来越多的人遭受神经退化性疾病的困扰,甚至丧失认知能力。
这时,我们的目光面向陌生人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掉我们身边熟悉的人。我所熟悉的几位老会长,非常有圣德,不但自己信仰虔诚,还不时提醒其他教友热心。但很多时候,劝导进行的并不顺利。
对于这类“唇舌君子”,人们非但不赞赏,还投以鄙夷的目光,疏之、远之、轻之、避之。
弥撒后,走出堂门,巧了,又见那个盲人站在堂的正门边,一手拿着盲杖,一手提着书包,而一位中年女教友正端着杯子,把水送到他嘴边……我站住了,目光直直地锁住眼前的场面。
面对家乡父老们热切的目光,我热血沸腾。求主使用我,求主引领我,让我能够早日为主做这项工作。我深知,与人来讲是困难的事,在主却是一命即成的。我将为此而祈祷。
从他那慈爱的目光中,我深信主是爱我的,就这样我总是会带着一颗平安而喜悦的心离开圣堂。
我知道,主已经来到我身边,否则,我怎么能忍受人世间那大大小小的酸楚,怎么能忘掉人世间那无数双惊诧的目光,怎么越过那滚滚红尘,奔到主的身边,用心灵深处的炽热迎合主的爱情,居然超越了俗世所不能理解的樊篱。
教宗叮嘱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始终将目光投向「耶稣磐石」,持续在今天把最初的那份清新带到人们生活处境的边缘地带。「贫穷的耶稣」要求我们「在无声的穷人身上认出祂」。
如果说过去已无法改变的话,我们今天却终於能以天主看待我们的目光,明白我们首先是祂的子女;我们又藉着同一个洗礼在基督内重生,因此也是弟兄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