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正是本着传教精神,圣伯多禄工程处正在做安排,来支持这方面工作的进行,为信众和游客提供一个更称心、安全,更便于朝圣和参观而且也是尊重生态的地方”。甘贝蒂枢机举了一些例子。
整修的范围包括现有军营宿舍,目的是遵循生态等原则,使军营宿舍符合新的居住标准。为此,瑞士境内创建了一个专门基金会。在与圣座有关当局达成共识后,该基金会于2020年10月份向圣父教宗呈交了一份初步方案。
他指出,正是宽恕守护了灵魂的生态、让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思想和情绪获得良好的照顾。报复、复仇、怨恨和侵略代表着一个灵魂的病态,“这些是具有传染性并且制约思维、感觉和行为方式的病菌”。
“科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自然规律的工具,以探索生命的奥妙,应对生态的挑战”。然而,“唯有透过伦理、文化和灵性的诠释”才能“领悟到宇宙的深奥意义”。教宗强调,整个大自然都是“天主的礼物”。
论述整体生态的《愿祢受赞颂》通谕也包含这讯息:大地的美妙与工作的尊严生来就彼此结合。二者并驾齐驱:人若耕种土地,大地就变得美丽。
他在每一样受造物中,在每一种自然脉动里,方济各都看到原创者的形像与祝福,他没有现代环保运动的回收、减废、及生态保育观念,但他却完全融入有生命、无生命、死亡及永恒之中。(全文完)摘自神学网
正如阿西西方济各会领导人兰弗兰科在大会的欢迎辞中所说:“世界上各个主要的宗教代表聚集在这里,不会有人说我们的信仰是共同的,但我们确实相信宗教对生态协调和自然保护的关心,是我们共同的遗产,也是我们的生存权和责任权
他意识到全球变暖的危机不仅是生态上的,也是社会性的,因为气候条件的恶化导致许多人移民。因此,生态环境与社会幅度密切相关。
教宗方济各屡次谈到守护人类和环境的整体生态,因为一旦环境被摧毁,人类生命也被摧毁。”
贝尔格里奥教宗进而提出,「今日人文精神的愿景不能不涵盖生态教育,促进人类与环境的盟友关系」(参阅:《愿祢受赞颂》通谕,2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