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很重要的人物,毕生以深刻又独特的方式活出圣德:他从年轻就是如此,以耶稣会士、初学导师、省会长和总会长的身分努力践行。列品案的启动不仅涉及他的管理,更关乎他整个人,因为他懂得一生与上主相结合」。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你解释,例如,你有一个灵修导师,并正遵循着一个灵修计划,他就会明白你是在做一个很好的忏悔,且有目的地争取灵修进步。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不会认为你过于谨慎了。
小沙维豪怀着喜乐勤奋学习,效仿导师鲍思高神父。而鲍思高神父,则在他的身上实现了自己的教育方法。他的座右铭是“宁死也不犯罪”;他渴望成为一名司铎、追随鲍思高神父的榜样教导和引导青年们。
讲道后,首先进行了保守生入初学仪式,当神爱会王院长和望会生导师蒋修女,为两位小姊妹穿上崭新的修女会衣时,圣堂内立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据教区青年牧民委员会干事游小允介绍,委员会推出的这一“婚姻大作战”工作坊系与公教婚姻辅导会合办,邀请堂区青年善会领袖、慕道班导师及青年牧民工作者参加,透过游戏、分享,了解青年对婚姻的理解,以及对教会婚配圣事的认识
在圣言与圣体的餐厅中,耶稣基督召叫我们,让我们体会祂临在的礼物,在祂的学校中陶成我们,使我们越来越自觉地活出与祂——我们的导师与天主的结合。」
信徒陈培佳定下自己的人生方向,用三年时间完成他感兴趣的圣经学院文凭课程,又到不同堂区举办圣经研习课程,现时协助思高圣经学院翻译中文圣经;此外,为充实生活,他为教育学院的长者学苑兼任教授,以及为老人中心的导师提供培训
里尔科枢机说:“圣人是基督徒生活的伟大导师,他们激起我们勇气,将全部生命的赌注放在天主身上;他们挑战我们,让我们走出平庸生活,这种生活令我们倾向于同占主导地位的世俗文化妥协。”
而灵修导师的素质取决于他与圣神的关係、与天主之间的关系。达味修士于一九二六年生于奥地利,移居美国后五三年加入本笃会修院,专注灵修和耶佛交谈工作。去年他亦曾来港主持司铎、执事、修女、修士学习日。
在辅导时,导师应注意受辅导者的行为模式,他的整体生活,他的价值取向,这样会有助于受辅导者摆脱个别行为所造成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