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称这思维「幼稚而目光短浅」,因为「不义是罪恶的果实,并非仅仅基于外在根源;其来源存在于人的内心。」
一直以来,即使外在经济环境如何变迁,善长仍愿意慷慨捐输。这一定是基于他们对弱势社群的一份强烈同理心。同时,亦充分阐明善长对近人真诚的爱;不论身处顺境、逆境,他们仍乐于与贫困弱小的一群分享自己的财富。
即使在特别的时代,中国人也有自己的信仰方式,信靠某人、依赖某种外在的力量。然而,正是这种信仰方式,促使信仰者在处理个人精神危机或身心困惑的时候,也有呈现相应的偏差。
在这角度下,克己、守斋、补赎决不是外在的行为,也不是因应教会的要求而为做而做,而是一份操练,助我们抵抗诱惑,相应之下有一份内心的转化,是基本生活态度的转变,更是充满希望和喜悦的行动,因为整个人正朝向天主
教会年节的隆重庆祝固然不可或缺,但在其轰动效应的同时必须紧密配合平日的爱德善行,如此才能弥补只注意外在形式盛大而忽略基督精神实质的遗憾。
问题是我们外在的庆祝:我们认真、隆重、热烈到什么程度?或者我们竟是:没有时间,没有心情,没有准备,没有……,任庆节过去,或者我们自己迷迷糊糊如此这般地过去!
他续说:当时可能有强风或其他外在因素影响航机安全着陆。神父表示,他祈祷的时候,手执一小撮已故教宗若望保禄的头发,以及二十世纪意大利圣人吉安娜·摩拉(GiannaMolla)的圣髑。
当然这不是要让我们与世隔绝,不食人间烟火,不吃不喝,无所事事,但却应当始终将这些外在的程序视作协助我们光荣天主得永生的工具和方法,绝不能本末倒置,应将方法当做目的,如此才能不偏不倚,恰如其分地处理好圣与俗的关系
教宗本笃十六世将做好心灵准备,迎接基督的来临作为要理讲授的主要思想,邀请基督信徒在白冷的圣婴来到时不要没有准备,只注重外在事物的美。
教宗说:这个外在的动作,有点好笑,但体现了他那种想高过人群能与耶稣接触的内在行为。匝凯本身不知道他的举止的深刻意义,甚至不敢妄想能越过分开他跟主耶稣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