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二14-18)没有爱德的信德结不出果子来,而没有信德,爱德会是一种不断受到疑问困忧的情感。信德和爱德相生相成,而彼此又允许另一方各奔前程。
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又主动请示去灾区帮贫扶困,在艰苦的环境中为灾民奔波服务。究竟是什么让马神父反时代精神、逆世俗潮流在铎职生活中不断地绽放精彩呢?笔者带着钦佩之情采访了马文杰神父。
小到生活的细节,因着长期以来的交托与信赖,困绕着许多老人失眠问题,在他身上却不见踪影。圣经上说:你赐给我心中的欢跃,远胜过麦和酒的丰饶。
姜金爱:张神父平易近人,与人和善,关爱教友,节俭自己,帮贫扶困。如果有贫困教友来求弥撒,他从来不收弥撒费,如果他知道哪里有穷人,他就会拿自己节省下来的钱去帮助他们。
其时其境,怎不令人心灵震撼而终身不忘!我敢说,以治丧场面之规模,尤其以送殡人群对亡者感情之真挚,在万县地区,在50多年的时间里绝对是空前的。
希望再次提及圣经的形象: 创世纪(41:1-49)叙述年轻的希伯来人,在埃及之地为侨民和奴隶,懂得为法老解释苦恼梦境的若瑟。这是广为人知的圣经片段。
或者至少能不能在梦中境中与儿相会,让儿在朦胧之中能多少看一看久别的母亲的慈颜。
(参出13:21—22)在我们教区150年的历史道路上,多少次也面临着灭顶之灾、昏暗之境,前途茫茫,了无生机。是上主以希望的火柱给我们指明了道路,照亮了前程,保护我们教区一次次冲破暗冥,重现活力!
为遇困之人雪中送炭2001年4月,刘哲神父主持爱心小组成员开会,来了从山西来京看病的母女俩,说看病遇上困难,了解情况属实后,刘神父带头捐款,很快就捐出1500余元,激动得她们母女热泪盈眶。
即俗话所说的,境由心造。于是戎修女还没等到回信,就又接着写了第二封信,告诉神父继续留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