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素侠:(看自行车的)我是从安徽农村来上海打工的,家里光景不好过,孙女是兔唇,杨老师知道后帮忙联系医院、筹集资金做手术,孩子的学习用品一直都是他提供,让我都不知道该怎
三戒满口的宗教术语,使听者不知所云我们是基督徒,我们应当有勇气传讲耶稣。耶稣是主,这是我们在心里和口中都必须公开承认的。福音,这是独一无二的信仰,它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一个人行走在原野道路上留下的是永抹不去的脚印收获的是漫漫无际的行程一个人激昂高歌在舞台上留下的是美丽动听的歌谣收获的是观众阵阵的掌声一个人奋力拼杀在疆场上留下的是赤子
可惜,后来有些教友因不谙拉丁文弥撒,或因教理不深,故此,对用本地话举行的热心敬礼,包括“明供圣体”、“朝拜圣体”、“圣体游行”和“圣体降福”的热爱,竟超过了弥撒和圣经
王凤芝没有辜负天主的爱,正如她说的,效法基督勉力做个合格的教友,用行动传扬主的名……活出基督因着天主的召叫俺们家过上了和和美美的日子,俺想让所有的人都认识这位爱人的主
大约在1850年前后,有山西省太原市北效阳曲县信仰天主教的韩姓人氏,在新城拉骆驼经商,与当时社会知名人士教友段文达先生一起,聚集了来自口里经商和打工的教友,自备经堂进行宗教活动。
原先在文革中被政府占用的西安市糖坊街北堂被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批准为陕西天主教神哲学院院址,但只落实了两亩面积,所以不得不在西安市五星街南堂办学,条件相当简陋。
之后举行圣体游行,从本会北堂开始,一直到相距5华里的南堂。28位神父和43位修女恭迎被装饰得五彩缤纷的圣体彩车。杨晓亭神父站在圣体伞下,毕恭毕敬地手捧着圣体光。4位儿童装扮成小天使簇拥在圣体周围。
2007年4月11日,重庆北碚10位教友在本堂张凯林神父的带领下,来南充天主堂进行了参观交流。他们一行参观了南充教区主教座堂,之后也参观了南充西山本笃院。
他们走上大街小巷为村民表演节目,在锣鼓队的伴奏下由秧歌队跳起欢快的秧歌舞,吸引了许多村民、行人驻足观看。教友们的舞蹈及歌声引来观众的阵阵掌声,村民们对教友的表演给予很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