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两次在……里面时,自己家中所有的物品都被变卖,等出来后,一贫如洗的我,在家准备卖烟酒糖茶及打袜子来维持生计……1988年(前排自左至右)郭夫德神父、王世光神父、李明述神父(日后青岛主教);二排:左二李树兴修士
我开始在西安修道读书,后来又到上海佘山修院修道读书,每次假期回家去看望他,总会带几本上海光启社出版的圣书送给他,他会爱不舍手。
在“永生”的光照下,我们为了“永生”而善度“今生”。我们的“今生”就是为了将来进入到圆满的“永生”。而将“今生”和“永生”联系在一起的就是“善”:圣善的天主。
我想这是从教界的人考虑,从学界的角度来讲可能有一些不同的视角,所以刚才就看到何光沪教授就说关于要不要传教,其实就是宗教慈善在关爱人的身体的同时,也关爱人的心灵。那么,关爱人的心灵怎么关爱?
次年的某一日,韦契生从田间荷锄夜归,月光下见一古墓灼灼有光。就好奇地举锄挖掘,居然发现一块石板下有一小罈(同“坛”),里面白花花的盛满银两。
那些与祢相遇的人也希望别人与祢相遇,因为祢圣言的光比任何星辰更为明亮,甚至照亮最漆黑的夜晚。教宗本笃十六世喜欢说:“有信仰的人永远不会孤单。”
主耶稣说过,我们要成为地上的盐,世上的光。杨老师就是盐和光,他一生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走主耶稣的路。我也是受杨老师的影响,几年前领洗入教的。
从1998年开始,金原逸、崔成俊、金忠贵、金英秀、金尚、权五宽、李祥永共7位韩国神父先后担任基督君王堂在深韩籍教友团体的指导司铎,服务韩籍教友们。
[page]六、以后的人生规划于老师说:我现在对自己的余生有一个规划,今年我已63岁,如果把我的生命比喻为燃烧的残烛,只要一天不灭,我就发一份光,放一份热。
第一类为纯宗教性刊物,如由王静斋于1927年9月创办于天津的《伊光》。第二类为纯学术刊物,如马松亭等于1927年创刊于北平、在战前就享有盛誉的《月华》以及《云南清真铎报》和《成师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