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本着教会共融的精神,如圣保禄宗徒所说的:“若是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都一同受苦;若是一个肢体蒙受尊荣,所有的肢体都一同欢乐。你们便是基督的身体,各自都是肢体”。
多年来一直在科特迪瓦传教的莫利纳(LeopoldoMolena)神父表示,当地信友“团体共融的意识非常强烈,此刻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一个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愿景。”
谈到罗哲弟兄这个人,尤金弟兄说:“罗哲弟兄首先是个共融的人,他渴望在自己周围缔造和平与修和,所透过的是生活而非过多的言词。我们正继续走这条路,我们希望将来也如此。
「我们可以为天主教会和大公宗主教会在过去一百年内大幅提升的关系而感谢天主,虽然我们仍在渴望达成恢复完全共融的目标」,好能「在同一个祭台前举扬感恩祭」。
帕罗林枢机阐明,这两件事意味着「共融与使命」这两个词,它们属于教会的本质所在,对我们至关重要。圣座国务卿最后说道:「亲爱的新兵,今天你们要藉着誓言,公开表明你们渴望为伯多禄献出生命。
5月7日,印度时间晚上8点,信徒们在灵性共融的标记中点燃一盏灯。天主教会的司铎、修会团体和信众应邀至少要在至圣圣体前朝拜圣体一小时,阅读圣经和默想、诵念玫瑰经,以及自发的为卫生紧急情况早日结束祈祷。
造物主天主在我们心中注入一股全新又慷慨的精神,敦促我们放下个人主义,并促进共同福祉:一股正义的精神催促我们确保人人都有机会接种疫苗,暂时豁免知识产权;一股共融的精神让我们能发展出一种更包容众人、更加正义
“正如《主教共融》宗座宪令所指,世界主教会议不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段进程;不再是每3年在罗马举行的一场大会,而是一段行走的进程。
教宗颁布手谕时发表的信件中解释他修订过去有过规定的最后一个原因是:“许多人的言语和举动越来越显示出,选择根据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前礼仪经书举行弥撒的做法,与以他们认为的‘真教会’的名义而拒绝教会和其制度息息相关,这是一种相反共融、
教宗表示,“所有这一切都有可能使基督徒团体成为分裂而非共融的场所的危险。圣神要的不是封闭,祂要的是开放,是一个接纳他人的团体,一个所有人都能参与的团体”。教宗劝勉众人要当心自己的判断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