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之旅基本是按主耶稣的生平展开的,我们参观了圣母领报大殿,并穿过了大殿的慈悲圣门,圣母领报大殿的走廊上有几十幅世界各国家民族的圣母画像,(后来朝觐的天主经教堂和圣母往见教堂的墙上都有各种文字版本的天主经及赞主曲
奇怪的是就在当年,韦家果然丝茧多产,秋收丰稔。次年的某一日,韦契生从田间荷锄夜归,月光下见一古墓灼灼有光。就好奇地举锄挖掘,居然发现一块石板下有一小罈(同“坛”),里面白花花的盛满银两。
它以一很特殊的方式关连到移民者的世界,因为他们的处境与信者之处境有着很相似的地方:我在《第三个千年将临之际》文告中写道:「基督徒生活的全部,就像通往父家的盛大朝圣之旅」(49号)。
黎校长每天坚持在台北圣家堂参与弥撒之后,才驱车至20公里之外的辅大上班。
在这里自古住着大约20多户人家,大多都姓罗,家乡人们叫它罗家台。
我们不属于这个世界,世界不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家在永远的天乡。昨天已经过去,不能追回,明天还没来到,不能预测,只有今天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只有把握今天,在每一天中献上我们的祈祷。
圣家三口就住在了我的车上,这也是我经常引以为豪的地方。每次开车,不管路途远近,我都要先画一个圣号念句求耶稣圣母圣若瑟保护一路平安,到目的地后再画一个圣号念一句感谢天主。
教宗继续说,不是所有年长者都有一个有能力接纳他们的家。因此,建立养老院是应该的,只要那是个真正的家,而不是监狱![养老院]应该为年长者服务,而非为某人的利益服务!
对我们这些出家人而言,没有父母就等于没了家。父母健在的时候,每年还有个理由回家看看。但父母一旦不在人世了,就连个回去的理由也没有了。
基督是磐石,每个信友、每个基督徒家庭都必须在这块磐石上建立自己的家,好能走上生活之旅。问:在克罗地亚的教会哪些是牧灵上的迫切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