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打开《圣经》都是在内心烦躁的情况下,真的就是临时抱佛脚的心态,呵呵。慢慢地读了进去,由起初的让自己得到平静,读到感觉只有天主才能够拯救世人,拯救自己。
当天的奉献意外地触动了教友的心,献礼的竟是佛教朋友,他们奉献了一尊价值上万元的香樟木圣母像和簇簇美丽绽放的玫瑰花,情景感人至深!
你们背起我的轭,跟我学吧!(玛11:29)弟兄们!在这离别的时刻,作为班主任和论文指导老师的我,衷心祝愿你们能热情洋溢地拥抱即将到来的更具体、更实际的教区牧灵及福传工作。
当天主日福音记载耶稣走向耶路撒冷的最后一段旅程,以完成祂默西亚的使命(路九51-62)。耶稣的这个决定是如此的彻底而坚决,所有蒙召追随祂的人都要以此标准作出回应。
阅读“信仰之父”的生命故事(创12-25章),也许可以获得一些深刻的启示。亚巴郎的一生所经历的其实就是一连串“有求必应”,但如果我们小心阅读便会发现,这个“有求必应”和我们一般所想象的完全不同。
耶稣复活雅依洛的女儿会堂长亲自告诉耶稣说:我的女儿刚才死了!这个重要人物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来求见耶稣。
对伟大的意义,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认识。有些人把伟大建基在做显赫的事上;有些人把伟大建基在能力或外在的名誉上;还有些人把伟大看做是成功的人。而我们基督信徒是如何看待伟大的人?
头上披着金色的长发,上蒙着一块薄江的白纱巾像白色的雾。脸庞端庄,眉清目秀,俊美慈善。
感谢天主眷顾了我,天主的大爱使一颗浮躁的心灵得到了安慰、勇气和力量。从回避信仰到福传,得蒙着主赐予的大恩,“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
每个基督信徒用自己的方式恭敬天主,热心祈祷,参与弥撒,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圣教会。在外人看来,这一定是一个热心的教友,我也一度这样认为。但是,在真正了解教友生活之后,不得不承认,许多教友走入了信仰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