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由此提到方济各嘉布遣会圣曼迪茨(LeopoldMandic)神父,他对悔罪者慈爱且慷慨,因此远近驰名。听告解司铎必须效法天主以“关怀、慈悲和怜悯”待人。
基督徒应与疲惫的人、迷失的人及需要怜悯的人分享“耶稣的慈爱”。教宗方济各的讯息塔格莱枢机也转达了教宗方济各的祝福和祈祷。他说,他来这里之前收到教宗方济各的一封信。
如同慈爱的母亲,教会努力使她儿女的生活充满灵性。活出灵性,体验灵魂的平安,就是试图通过来自天主的恩宠、智慧、情感和安慰的流动,为日常生活赋予神圣的特征。为了获得救赎,天主以某种方式使我们达到基督。
答:祂看了所造的一切,认为“样样都很好”,展示了祂智慧与慈爱的完美创造。总结问17:第一章告诉我们天主是怎样的天主?答:天主是全能的创造者、秩序的安排者、生命的源泉;祂爱人,并赋予人类尊严和使命。
圣诞夜天使向牧羊人宣告的平安[1],是每一个人和所有民族深深渴望的,尤其是那些因得不到平安而受苦的人。在我的思绪及祈祷中,时时不忘记这些人。
两三年前中国社会公益慈善领域出现的信任危机丝毫没有影响进德公益的信誉。
教宗在诵念三钟经前,详细讲述了当天福音描绘天使报喜的景象,为玛利亚回应天主旨意的能力提出新见解。
司祭长将宗徒们关进监狱,可是在夜里天主的天使却将他们释放,他们出狱後继续宣讲福音。司祭长再次捉拿并质问宗徒,而伯多禄面对司祭长的威胁却答道:听天主的命应胜过听人的命。司祭长不明白这话的意思。
他说:“人子要差遣他的天使,由他的国内,将一切使人跌倒的事,及作恶的人收集起来,扔到火窑里;在那里要有哀号和切齿。那时,义人要在他们父的国里,发光如同太阳”(玛13:41-43)。
教宗谈到伯多禄被天使救出的奇事说,伯多禄心中平静,将自己交付给天主。他知道可以依靠信徒团体的祈祷。两千年后,教宗本笃十六世有相同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