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在战争时期不乏友爱与爱德的表达。许多人不畏艰辛和危险,给予治癒和帮助,埋葬死者,救助有需要的人。这一切的慈悲之举将是我们在生命结束时被审判的依据。
慈悲乃是「天国的钥匙」,因此圣人会受到感动,采取行动协助不幸的人。教宗在第一章开门见山谈论「成圣的呼召」,强调每个人都有一条成全之路,在默观各种「看似困难的成圣型式」时,切莫灰心丧志(11号)。
青年要成为「行动中的默观者」,懂得将祈祷与爱德善工相结合。在这方面,新的平信徒运动能提供莫大的协助。
在捐助运动开启前,五十七岁的刘主教也为此致函呼吁教友,强调四旬期内,除了祈祷、斋戒和节制贪欲外,教友更要实践爱德服务。
教宗说,我们的全部信仰都以持续不断、忠诚地传递这个喜讯为依据,要求我们热情勇敢地作出见证行动,坚信上主今日如过去那样,同他的见证人一起施展作为。
教宗说:“我们要为黎巴嫩全国和贝鲁特献上祈祷,也以爱德的具体行动表达关怀,一如其它类似的机会那样。我也邀请其它宗教和宗教传统的弟兄姐妹,以各自认为最适合的方式加入这项倡议,但我们众人要一起祈祷。”
这种默观会「促成行动」。教宗表示,「每个人多少都能把人性贪婪所玷污的世界,变成造物主所愿的美好现实」。这其中蕴含了「怜悯」的能力,一种以天主的目光看待一切的情感。
十字架绝非放在祭台上的装饰品,而是天主爱的奥迹。 当天的弥撒读经一选自《户籍记》,讲述以色列子民在旷野中行走时,埋怨天主和梅瑟。当上主打发火蛇到他们中间时,人民遂承认自己的罪过,请求救恩的标记。
信德网讯(通讯员崔瑞英)我们受神父的委托,代表保定总堂圣爱乐团和教友们向你们奉献我们的一份爱心,你们多年来无私的照顾这些残疾儿童和老人,真让人敬佩,向你们学习。
愿我们做夫妻的,日渐亲近天主,在主爱的光照下,度好婚姻生活,光荣主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