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匝凯一样,我们必须安置我们的生活在主耶稣基督内;为了改变旧的自我生活,我们必须尽我们所有的能力去寻找,探求和与主耶稣相会。是呀!
她说她虽然没有能力了,但是她会为教会祈祷。奶奶八十多岁了自己还能洗衣做饭,伺候身体不好的爷爷。自从成为教友,她一句怨言都没有,她经常讲,人再苦都没耶稣苦。
不过,要说他们相同的归宿,的确让人唏嘘,其背后都是生活无着,救济失效,制度盲点,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好不到哪里去,无非是我们还年轻或者我们还有健康活着的能力。 监狱成为一个花甲老人的乐园。
他能和任何人融洽相处、友好合作、特别是和永宁教堂一些同龄骨干教友打成一片的能力,让我们发现天主给他的恩宠很大。
教宗解释:「其实﹐正是天主使我们获得自由﹐将我们从自我封闭﹐从权力、占有、统治的欲望中释放出来﹐并使人有能力向服务与分享的自我给予和爱等圆满的实现开放。」
接着堂区主任司铎刘幸神父致辞,刘神父热情地欢迎各位来宾朋友们光临参加,并指出建堂是个大工程,虽然这里山高路远,教友少,能力又弱,但是我们要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因为我们不单只有瓯海堂区,还有瑞安堂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苏大夫1994年退休,为了回报天主的恩爱,用天主赐予的能力回报社会、服务社会,她在自己的家附近开了一个便民诊所,她的宗旨是传扬基督的福音,服务病人,对那些经济上困难的病人,只收取成本,或者减免收费。
在这种情况下更有人将人的自由同与另一个人厮守终身的能力对立起来,这种思维带给人的讯息是:保持自主才能成为自己,只有借助关系才能与他人接触,而这些关系是随时都可以中断的。
教宗也表示,在司铎生活中学习自助课程可能也有用,但是要小心成为忽视恩宠能力的白拉奇主义者。教宗说:谁不走出自己,他就不再是天主与人之间的中介,反而逐渐成为中间人或管理人。
至于这两个月来出乎意料的事,我认为都是出自教宗善于沟通的能力。教宗喜欢用手势表达与人接近,这也包括拥抱,表示有好感和与人分享。他总是关注每个人,而不是将目光泛泛地停留在大众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