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中午12点,教宗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谈及为移民和难民提供援助的公民组织,教育、慈善和教会机构,并勉励说:我们千万不要熄灭他们心中的希望;我们不要扼杀他们对和平的期盼;我们应该慷慨地致力於建设一个更加友爱与友善的世界
2000年前后,他在宜昌城区教堂附近做生意,听闻天主的名,心有所往,常到教堂听神父讲道,从此信仰的种子在心中萌发。期间,研读圣经,常有所得。但他是个理性的人,这些年时断时续地在信与不信间摇摆。
吴主教在弥撒讲道中强调指出:古罗马的残酷刑具之所以能成为人类救赎的标记,是与耶稣基督流血殒命、牺牲奉献分不开的;当十字圣架荣升高举之际,我们也该把十字架树立在自己心中,并按着耶稣的圣训,天天背着自己的十字架
为了准备心灵,诠释我们心中对天主的渴望,加以默观和培养,从而将渴求的灵修发扬光大,托伦蒂诺神父阐明,「接触自身的渴求绝非一件易事,但若不如此,灵修生活就会与我们的现实脱节」。
葡萄牙神学家托伦蒂诺神父说:真福八端是祂的自画像,是祂不断向我们揭示并铭刻在我们心中的祂自己的肖像。
教宗说:进入祂的伤口意味着默观从祂心中流出的不可估量的爱。这是我们应当走的路。我们要明白祂的心在为我、为你、为我们每个人跳动。
那些长老和经师们心中怒火中烧,一起冲向斯德望。经上记载,把他拉出城外,用石头砸死了。这一灾难性的场面,在以后的历史中无数次重复,直至今日,仍然以多种不同的形式、背景和方式上演。
然而,基督的门徒必须按照圣神行事,净化心中的恶,以圣洁的顽强态度选择福音的道路,拒绝世界的捷径。
幼年时,塑造生命的性格与品格;成年时,在真理的路上不偏不倚;老年时,往前眺望心中有期盼。成功时,不会在膨胀中埋下祸根;低谷时,有力量重新扬帆启航;受伤时,仍然相信天主是爱;死亡时,满怀信心迎接天国。
(玛11:29)那么,作为他的门徒和追随者,我们又怎能不铭刻心中认真实行?然而,我们是否常用这一句圣训对照、检查自己的思言行为?是否背着他的轭,向他学习?恐怕相距甚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