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的撒玛黎雅人不只局限在看一下那个路上碰到的半死的人,他弯下腰,治疗他的伤口,把他扶上驴并把他带到旅店。”和耶稣也是如此,教宗说:“爱祂就是与祂进入生命的、实际的交流。”
比如在葡萄牙埃尔瓦斯,耶稣德肋撒修女会的马加良斯(FátimaMagalhães)修女晚上会去帮助许多在大楼门廊、树旁和在长凳上栖身的无家可归者。
德肋撒修女创的仁爱修女会,以及圣艾智德团体等教会机构的代表先后讲述了他们工作的点点滴滴。
同时恳求我们的主保圣人,圣方济各·撒肋爵助佑我们。第四组组长刘玉玲:1、通讯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仅要写得好,更要做得好,身体力行,用行动践行福音,引领更多的人归向上主。
巴国代表团的另一名成员是海得拉巴教区罗撒.雅各伯(RoseyYacoob)修女,她前来的目的是学习其它地区提高妇女地位的经验。这位主管一所农村学校的修女说:「我们满载而归。」
事实上,就如教父们所教导的,真正善良的撒玛黎雅人就是耶稣基督,他成了我们的近人,他在我们的伤口上傅油上酒,把我们带到旅栈,也就是教会,接受照顾治疗,把我们托给他的仆人神父们,幷亲自事先为我们的痊愈付了账
我母亲朱明秀,圣名德肋撒,1929年12月21日出生于金山张堰横港,2007年7月25日因肺癌病故,享年79岁。母亲一共姐妹8个,但只有母亲一人存活。
嘉诺撒仁爱女修会的黄惠贤修女入会五十年,她介绍了自己的圣召历程。十岁那年受外籍修女的感动,引领我认识天主,最终选择修道。她说,教学工作有机会让学生认识信仰,正如她昔日在修女感染下认识天主。
-Prof.Dr.JózefNiewiadomski)讲道弥撒后的追思下葬礼仪移棺堂内的地下墓穴最后的祝福……晚辈代表撒圣水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杰出的神学家之一,耶稣会士卡尔·拉内神父(1904-1984P.KarlRahner
他效仿印度德肋撒修女,强调与穷人“共患难”,并推动教会成为“边缘人群的家园”。其言论深刻影响了国际社会对贫困、难民及移民问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