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忠诚、喜乐、祈祷:吉纳神父的生命见证
2025-09-26

启发我们:持续学习神学、圣经,也关注社会、文化、人文,以更好牧养信众。保持谦卑求教的姿态,勇于向青年请教,不怕被挑战。反思问题:我是否还在不断学习,还是满足于过去所学?

爱德,是通往永生的门票
2025-10-30

她没有建立教堂、没有写神学著作,但她在日常的服侍中,做了耶稣所说的“给最小的兄弟”所需要的事,如今她是圣人。这证明:成圣的关键,不在“做什么大事”,而在“爱里做小事”。

中国基督徒可以有为吗?
2012-02-24

应该指出的是:中国教会目前使用的和合本中文圣经,虽然在中国基督教发展史上居功至伟,哺育了数代信徒,但应该看到它还是受到当时时代、环境、神学背景等因素的限制,还未臻完善,有些译文还需要重新推敲与理解。

德肋撒修女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大会上的演讲
2003-10-10

有14位来自美国不同大学的教授来到加尔各答,参观我们的救济院。在交谈过程中,他们谈到了对刚刚参观过的一家临终慰藉所的感受。

中国教会的自身建设及其面临的挑战
2014-11-19

在这方面,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传统文化或许能为天主教的礼仪神学提供有用的启发,按照这种文化,礼的根本在于敬,没有敬的礼属于虚礼,有敬的礼才能益人和立人。  

那人 那事 那情
2014-07-02

前者是因为没有中文神学教材,只能把文革中没有被毁掉的教会书籍当作课本;后者是为了尽快建一座主教坐堂,从没有学过设计的他硬是自己琢磨着设计出了一座漂亮的教堂。

刘澎:两个转变--中国基督教的前景(之二)
2012-04-25

这种模式的不断重复循环,使教会的发展,始终停留在低水平、小规模的层次上,发展的形式始终体现为无数小组式微型教会在数量上的积累,而非真正宗教意义上的高质量的信仰团体;教徒个人的信仰水平与神学修养也难以提高

保禄书信对现代福传的启示
2008-08-19

围绕纯化人性,善化社会,圣化教会这一主题目标,努力提升教会组织者向专、精、圣的神学理论和实践方面发展。(5)宗徒和先圣们开荒性的福传用艰辛和血泪为我们奠定了教会基础。

爱是永不止息——记第四届意大利华人天主教团体“为中国教会祈祷日”活动的组织者:Piccola Famiglia d’Assunta 团体
2011-05-27

为了和中国人建立友好的关系,他们成立了中意中心,专门为中国的学生服务,教授意大利语和中文。很多意大利人不愿意把房子租给中国人,他们就出面帮忙租下,然后再转租给中国人。

管理学家姚凯谈企业家信仰的本质内涵与境界
2011-06-07

许倬云教授曾经指出:如今的中国,不但政治化,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商品化,所以就出现了信仰真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