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所搜集、整理的档案及文史资料储满了两个纸箱,并且还撰写了几万字的《安阳教区史》一书。
然后,教宗提到圣史路加让我们看到如何治愈团体的创伤,也就是由谁来填补这个缺位。伯多禄指出的条件是,新成员必须从一开始就是耶稣的门徒。
我们看到残忍的奴隶史,也就是把奴隶从非洲带到美洲的故事。但是,今天依然有许多男女受到奴役,没有工作自由:「他们被迫劳作,只求生存,仅此而已」。这种情况发生在世界各地。
教宗问道,圣史若望为什么使用“血肉”一词,而不是用更优雅的词语“降生成人”来表达呢?他说,用这种方式是愿意指出“我们的人类处于软弱和脆弱状态”。“这也告诉我们天主成了脆弱的,是为近距离接触我们的脆弱。
这幅墓棺版画以塞维拉的碑文著称,来自普黎史拉地窟,现收藏在梵蒂冈博物馆庇护公教博物馆中。在贤士来朝的画面中,人们以为在玛利亚和耶稣背后出现的人物是若瑟。但实际上,那手指星星的人是巴郎先知,并不是若瑟。
随后,教宗继续讲解圣史路加的记述:“有一天,耶稣独自祈祷,门徒同祂在一起,祂问他们说:众人说我是谁?他们回答说:有人说是洗者若翰;有人却说是厄里亚;还有人说是古时的一位先知复活了。
马尔谷和玛窦两位福音作者都记述了这个事件:这个历史事实,在犹太历史学家弗拉维奥(GiuseppeFlavio)于公元第一世纪的著作中得到肯定,250年后,在凯撒勒雅的主教欧瑟伯(EusebiodiCesarea)的《教会史》
的确,事实上没有什么值得惊讶:耶稣苦难史是一个关于嫉妒、贪婪的故事,还有害怕破坏现状的人、有权势者透过政治摆脱制造麻烦的人、捍卫纯洁传统的热血分子等不同人士的故事⋯⋯我们每天都在全球各地看到这些事情发生
他指出,根据路加福音的记载,在祈祷中,路加圣史教导我们真正必需的有三个方面:食粮、宽恕和与邪恶作抗争。
(李唯荐自/“人民网-河南视窗”来源:网络文摘-史海钩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