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饿了要吃的,渴了要喝的,冷了要穿的,困了要睡觉……妈妈啊,儿记得每次妈妈给儿那难以下咽的黑面馒头时,妈妈是那样的迟疑,那样的难为情。你为不能给孩子们好吃的馒头,像样的衣裳而感到内疚。
朴实无华、冷清人稀正是耶稣三十年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天主就在平凡中。天主不在风暴、地震、烈火等轰轰烈烈的现象中,却在轻微细弱的风中(列上19:11-14)。天主就在我们每日朴实平凡的生活中。
祂说凡承行天父旨意的人就是他的兄弟、姐妹和母亲(玛12:46-50);祂要求我们谦卑如同小孩,否则不能进天国(玛18:1-4);藉着十个童女的比喻,祂指出我们要时时醒悟,后悔是留给糊涂人的(玛25:1-13);藉着塔冷通的比喻
同时,我们也千万要避免个人至上的表现主义和极端虚荣心,自私自利的虚荣心历来是真信仰的绊脚石和破坏者,会冷了信友的心,让一切努力化为灰烬。
以上所引述的教会文件中指出了神父教会性存在的两大特点:1)神父是人类大家庭和教会团体中的一员,没有被召叫去离世索居,而是要生活在这个世俗的世界上,分享自己时代人们的喜乐与期望,愁苦与焦虑,并成为建在山上的城和放在灯台上的明灯
还有来自运城、新绛、汾城等堂区的200多位教友及众多教外人士参与活动。武俊维主教与高斌一起揭碑上午9:30分,在垣曲长直教堂为胡永生神父举行纪念弥撒,由运城教区主教武俊维主祭,18位神父共祭。
祂告诉那位撒玛利亚妇人,自己就是那位要来的默西亚(若4:25-26);祂城自己为“子”,称呼天主为“父”,祂告诉斐理伯:“谁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我在父内,父在我内”(若14:8-11)。
祭祀队伍由宣武门天主堂穿城向西郊而行。在京教会人士和许多士大夫随行其后。从此,利玛窦的身躯融入了中华大地。继他之后,几百个传教士与中国天主教徒在此埋葬。
主耶稣在世时,也“复活”过一些人,如会堂长雅依洛的女儿(路8:40-56)、纳因城寡妇的儿子(路7:11-17),以及拉匝禄(若11:17-44)等,在旧约中厄里亚先知复活过一位寡妇的儿子(列上17:21
教宗从西斯汀圣堂走出来的时候,他头上那顶崭新的白圆帽浮在围住他的快乐枢机及神长们的红方帽当中。他在王宫大厅停下片刻,向出席选举教宗会议的神长们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