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8月1日加入大名主母会,1995年10月1日宣发初愿,2002年9月28日誓发终身圣愿。于2019年1月24日22:03因病去世,享年48岁。
村民必定认为天主生迪加尔神父的气,因此,他举行的弥撒会给他们带来危险。这位新铎的堂区成立只有五十年,信众约有五千,大多是第二、第三代教友。
他们先深入平山探访特困家居家探访、慰问和陪伴神学院周边的老人家们,把小耶稣的爱及在主内的平安和喜乐带给他们。
在看了几位宣讲福音的见证人后,我愿意在《福音的喜乐》宗座劝喻的灵感下,从四点来总结这一系列关于使徒热情教理讲授,我们在这个月庆祝了《福音的喜乐》颁布的十周年。
是出于爱,他们自我牺牲成为祭献,以便与主耶稣的祭献结合。我们信友的日常生活便是我们自愿的祝祷、奉献与牺牲。我们遵照教会的礼仪或自我的意向守斋、刻苦,是为了要将自己送给别人,给予、付出、牺牲。
(若20:25)但绝大多数人没有大博尔山上的伯多禄、去大马士革路上的扫禄那样幸运,于是他们的信心大打折扣,认为天主是虚无的。德肋撒修女和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的人,她也有一生中不断出现的“心灵黑夜”。
你们祈祷时,不要唠唠叨叨,如同外邦人一样,因为他们以为只要多言,便可获得垂允。你们不要跟他们一样,因为你们的父,在你们求祂以前,已知道你们需要什么。”
1932年她随意大利修女到蚌埠,1933年前往意大利修会学习,三年后加入乌苏拉会并发圣愿,取名玛利亚·若望·玛达肋纳,在意大利期间,曾蒙教宗比约十一世两度接见。
遗憾的是,由于接触少,我只能记住他们几个人的名字:赵爱项、李贵芹、曹付兰、王志强、李全胜、王瑞河。然而,有一位尤其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她的名字叫赵芸芝。“一件事情的成立,需要有两个或三个证人。”
当复活的基督对门徒说:“愿你们平安”时,其他门徒都纷纷欢欣鼓舞,但伯多禄则可能羞愧地垂下双眼;当基督后来派遣他们向天下传布福音与修和的讯息,伯多禄宁可去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