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五年罗天爵神父接任司铎职务,并有多位传教员接受培育后深入各村里为神父重要的左右手。六十年后的今天,在神父、修女和教友们的努力下,教会大家庭成员日增,更结出了许多圣召果实。
将主持殡葬弥撒的王主教赞扬钱主教对神父、修女的培育,和落实教产的贡献。他对天亚社说,钱主教退休后在主教座堂安享晚年,但因身体状况欠佳,每年总有一、两次住院。
邱利卡特总主教也强调:在青年的学校教育及培育中,家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提醒,两代之间关怀的重要性,这能帮助青年成为健康、有生产力又负责任的公民。
教区青年牧民委员会主席甘宝维神父于弥撒后对本报说,在港世青参加者联同香港及内地青年,共同经验教会的大公幅度,青年虽自觉其传教士使命,但如何延续便要靠天主的恩宠,以及相关的培育活动。
文神父称,目前逾二千个默祷团体遍佈五十多个国家或地区,各个区域联络员协调并支援当地成立团体,成员亦举办培育活动及带领退省。
据了解,教区小德兰女修会的修女一般都在堂区服务,协助堂区开展牧灵工作,修女们发愿后,也是被派到各个堂区去,但一年中都有几次召回集体参加神操、避静或其它培育。
“方济青年”梁秀玲为这位曾加入方济青年的新铎感到高兴,她认为神师的陪伴能够启发青年思考圣召,使这团体成为培育圣召的园地。蔡俊源神父的妹妹蔡翠云表示,哥哥所选择的路不易走,她感谢教徒的热心探访和关顾。
不读书,我们的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只有养成常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培育灵感,激发活力,才能说话有底气,做事有灵气,福传有才气,教会发展有朝气。
二零零二年,政府决定修复修院,并把毗连的旧牛奶公司牛棚一并租予香港演艺学院,改建为校舍并于零六年完成工程,自此成为演艺学院培育电影电视人材的地方。
如果修院的培育人员做得出色,那么,修士们会成为以祈祷以天主为中心的人。他们不单偶尔祈祷,而且生活中会保持祈祷的状态。他们的心归向天主,而且不时地生活于天主的临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