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籍华人作家那小兵为我们描写了中国人在美国买墓地的所见所闻,揭示了中美墓地文化的不同之处,编辑如下:美国许多小城里都能看到一些很有特色的墓地,比如,天主教墓地常有精美的大理石宗教题材雕塑群,基督教墓地往往是大小归一的平躺着的石碑
不过,在过去的几年,堂区的状况还是有所好转,现在有个礼仪小组,他们的日常工作是把生活与弥撒结合起来,强调办告解、信友祷词的编辑,比如说谁家有意向祈祷,可以向礼仪小组说,由礼仪小组编写,为他们祈祷。
看了她的信,作为“信德”的办报人员,我们的心情都很沉重,有的编辑还为此流下了伤感的眼泪。编辑部领导当即商议决定:一、由编辑部凌云弟兄每年出资40元,与王秀华姊妹结成一帮一“手拉手”“索阅”“信德”。
河北“信德”编辑2003年4月30日
著作颇丰,据本人不完全统计有:《清代禁教期的天主教》、《美好的大自然》、《十大问题》、《美好的故事》八集、《辩护真理》六集、《比约神父》、《德肋撒修女》以及翻译了多种法文原著的圣母及圣人传记的连环画册,并编辑了
——广州乐登(原《南方都市报》编辑)前几周,心中还有一种莫名的想法:是否要去教堂走走,去感受或洗礼一下自己的心灵?没想到冥冥之中,天主安排了一位这么好的朋友给我非常好的解读。
中国地学泰斗翁文灏(1889-1971年)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研究甘肃地震问题、编辑《甘肃地震表》时,曾将其作为主要的参考资料,并将其简称为中国地震“法文表”。
同样由信徒成立的出版社“共鸣科库”出版青少年信仰书籍,其创办人、编辑岑瑞萍指出,这类由信徒发起、旨在服务其他信徒的团体经营不易。
[page]据另一位白柳诚一枢机生前的好朋友,《日本天主教周报》资深编辑松隈康史介绍:“在1980年代,白柳诚一主教结识了一位荷兰朋友。他小时候曾经在日军的印尼集中营中被关过。
在紧张的课余时间,她放弃休息,分三次为“信德”编辑进行了编校方面的指导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