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他那里才能寻求到心灵真正的慰藉,让自己的疲惫身心得到真正歇息。再读下去便是想走进教堂,那时内心就感觉到了压抑。此时就是自己合上《圣经》的时候了。
于是圣女大德兰开始明了,真正地爱天主首先是领会到天主爱的真理。从这时开始,从不停止地行走为了与基督相遇。」
因此教宗说,我们需要宽恕,宽恕是使我们内部更新并且也使我们团体更新的真正改革基础。只有藉着宽恕,我们才能重新相似基督,才能同圣保禄一起说: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
教宗在听取他们的见证分享后表示,今天世界上所呈现出的政治、社会、文化和语言等各方面的问题,实际上是问题的表象而已,真正的问题及症结所在是思想与心灵的距离,人与人的距离。
凡真正追随耶稣基督的人总希冀和盼望与他人生活在爱与和谐之中。为什么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甘愿生活在印度最穷困和肮脏的贫民窟呢?为什么她一心一意地工作在穷人之中,为他们捐款建住房和改善其生活状况呢?
教宗指出这两个特征说:“第一个是从牧灵原则看,民族的发展必须具有对人的整体观,就如基金会章程所说的,必须注意到人生命的社会和物质层面,一如宣讲信仰一样,要赋给人的存在圆满的意义,因为人的真正贫穷经常是缺乏希望
这景象不只关乎从异乡重返家园的旅途,更反映出人的状况:我们往往活着却没有真正地生活。干枯的骨头象征了“首次死亡”,也就是内心的死亡,它表现在恐惧、冷漠和失去盼望上。
作为一个真正的爱主之人,我们必须透识他在十字架上所喊的我渴(若19:28),就是渴望人人得救,渴望我们也能像他一样舍己为人,让所有的人因着我们的福传而认识天主。
拉青格枢机又说:“我们需要像圣本笃这样的人,把目光直接投向天主,从而学习到如何做真正的人类。”
一言以蔽之,他们所缺乏的是真正的谦虚,不知道服从那比他们更伟大的事物,他们没有真正的勇气相信那虽然呈现在一个弱小的婴儿身上,却实在伟大的事。不过,上主还是有能力拯救我们,使我们睁开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