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我已经意识到有许多的不公义和剥削”。他抵达亚马逊两年后,在堂区和当地居民的援助下,成立了一个捍卫人权的委员会。“我们这样做,是因为许多原住民、妇女、农民和黑人的权利遭到侵犯。
教宗将目光投向“美好而繁荣”的亚洲,并点出当地各层级的匮乏,诸如:日益增长的消费主义、劳动剥削、人口贩运、毒品祸患和移民潮。“在这些张力中,牧者与子民一起、为子民而奋斗”。
日本的樱花美丽且脆弱,这个特性也“提醒我们共同家园的脆弱性,它不仅受到自然灾难的袭击,也因人手造成的贪婪、剥削和蹂躏而被摧毁。
他们被肆无忌惮的人贩子欺骗而背井离乡,然后被当成商品出售;他们被绑架、监禁、剥削和奴役;他们受到羞辱、酷刑和强奸。很多很多的人从未抵达目的地。
在难民营里面,除了食衣住行的困难、个人悲剧经历的创伤和情绪的压抑之外,有时还加上妇女儿童为了生存而陷入性剥削的危险。
教宗在他为明年2007七年元旦世界和平日所写的文告中,特别提到全球的儿童们说:“儿童们的前途遭到那些肆无忌惮的成年人的剥削和恶毒所损害”。他又提到“因饥饿、堕胎、和胚胎实验所造成的无声死亡者”。
教宗也很挂虑忍受战争痛苦的儿童,他於今年10月4日主日带领信众诵念三钟经的机会上表示:我想到很多忍饥挨饿、遭遗弃和剥削、被迫卷入战争以及被排斥的孩童。看见这些带着不安目光的不幸孩子们实在令人心痛。
可悲的是,人类对于这份礼物所作的回应,却烙印上罪恶、自私,以及企图占有和剥削的欲望。自私自利使得受造界──原本是一个促进相遇和分享的地方──变成了竞争和冲突的擂台。如此,环境本身濒临危机。
教宗继续说,以金钱为首的经济体系为了维持消费主义的快速步伐不惜剥削大自然,造成气候变化和森林退化等破坏性影响。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
当我看到挨饿的孩童,以及上了毒瘾、无家可归、被丢弃、被虐待、和被社会剥削的孩童,我是否学会哭泣?」教宗指出,福音记载耶稣也曾在不同情况下哭泣。「你们若不学耶稣的哭泣,就无法做个好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