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如同《路加福音》比喻中的父亲:这个父亲不但不怨恨离家出走的小儿子,反而日日夜夜等候他。这儿子是他生的!他一见到这个儿子归来便跑上前去,把他抱住,甚至不让他说完忏悔的话,好似要将他的口封住。
当天的《路加福音》记述耶稣告诫人们在末世的时候要谨慎,不要受欺骗。有些人正谈论圣殿外表的美丽,耶稣却对他们说:待时日一到,没有一块石头会留在另一块石头上,都要被拆毁(廿一6)。
在当天选读的《路加福音》中,耶稣要求祂的门徒们不要只看兄弟眼中的木屑,却要先取出自己眼中的大梁。教宗对此解释说,我们很容易认出那些会给我们增添麻烦的人,不愿听他们抱怨、闲谈、提出要求或自吹自擂。
然而,有一个因素可以区分这两个场景:在大博尔山有天父的声音安慰圣子;在革责玛尼除了《路加福音》提到耶稣得到一位天使的激励之外,没有听到任何声音。
路加福音中讲到作耶稣门徒的条件:你们中不论是谁,如不舍弃他的一切所有,不能做我的门徒。
当天礼仪的福音选自《路加福音》,叙述耶稣在加里肋亚海边讲解天主的道理和召叫门徒往深处撒网(五1-11)。教宗指出,加里肋亚海表示「万民和睦共处的辽阔世界」。
接着,在场众人颂唱《俯求圣神祷词》,开始聆听天主圣言,恭读《路加福音》关於厄玛乌门徒的章节。教宗由此展开即席要理讲授,向青年提出许多反思和挑战,激励他们走出自我,掌握自己的生活,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
当天节选的《路加福音》记述,耶稣把天国比作芥菜籽和酵母(十三18-21)。教宗表示,二者都是小东西,但它们蕴藏着成长的潜能。天国也是如此,它的力量来源自其内部。
当天节选的《路加福音》记述,有一个同席的人对耶稣说:将来能在天主的国里吃饭的,才是有福的!(十四15)。
《路加福音》记载,耶稣复活後显现给门徒们,但「他们由於欢喜,还是不敢信,只是惊讶」(廿四41)。教宗解释道:「我们经常觉得上主的安慰是件奇事,却难以接受安慰;相较於接受安慰,安慰别人比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