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场人世间的爱情异曲同工。多年来,李玉龙神父与西安南堂风雨相随、苦乐同步,每每跪拜仰望祭台上的耶稣时,内心都会发出情不自禁的爱的宣言。
教宗方济各9月13日下午接见了耶路撒冷圣墓骑士团朝圣活动的参与者。教宗的讲话继续以他牧职之初所提出的三个关键词行走、建设、宣认为主轴。他也特别念及圣地的状况,表示耶稣的诞生地急需希望与和平。
我们亲爱的姆姆离开我们已整整两年了,可在我们小修女的心中,袁姆姆一直活着。姆姆经历了不平凡的六十年修道生活,为我们立下了许多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善表。
一、和平祷词的神学内涵:成为“和平的工具”圣方济各的和平祷词以“工具论”为核心意象,奠定了其独特的灵修基础:(一)主动的使命观:基督徒不是被动等待和平降临的旁观者,而是被呼召“成为和平的工具”,在仇恨之处播种仁爱
教宗邀请她们接受基督圣爱的挑战,摒弃以自我为准则的意识和习惯,“以仁爱、温良和谦逊对待所有人”。教宗方济各10月2日上午,在宗座大楼的枢密会议厅接见了耶稣小姐妹会的修女们。
我们现在谈圣物共有的第三个方面,即爱德的共融。使我们在爱德中合一的是爱。从早期基督徒身上,外邦人看到这些爱德,就说:这些人,如此相亲相爱!如此相互关怀!不仇恨,不说彼此的坏话!这真好!
自你们的基金会成立以来,你们为推动弟兄友爱与和平的精神做出了很大贡献。教宗方济各5月10日在梵蒂冈克莱孟厅接见美国教宗基金会行政管理人员和捐助者时如此表示。
“仆人”一词的意思表达了一种关系的概念:仆人与主人的关系。而司铎是“基督的仆人”的含义强调了他与基督密不可分的关系。总体来说,司铎是蒙召为基督及其教会服务的仆人。
雅加达(信仰通讯社)—印度尼西亚天主教徒蒙召在国内建设奠定在爱、相互尊重基础上的真正的友爱。这是印度尼西亚主教团年度全体大会总结报告《宣讲福音的喜乐》中阐述的。
初病时,我一个人住在医院,父母在伸手不见的千里之外,我独自面对生和死。孤独,便是教导我长大的老师,一步步探向生命不可解的奥秘之处。犹如台风的中心眼,绝对的宁静、祥和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