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副主教鼓励凌君慧以传教士身份与当地人同行,帮助他们从生活中发现天主的爱。仪式中,他为凌君慧覆手,并替她戴上十字架。之后凌在信徒的见证下,签署传教协议。
萨科枢机总结说,「我爱伊拉克」,这是「我的身份」、「我爱加色丁教会」,我被「委托负责」和「我为所有基督徒团体服务」。
所有被断定犯有侵害未成年者罪行的人,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都应受到同样的处罚,而受害者也获得痊愈。走向透明的第一步是要承认罪行,然后将若望保禄二世牧职以来所作出的改善措施予以公布。
当他人有难,我们真能够放下舆论与想法,把平安带给他人,而不受其身份、状况的影响吗?真能够活出基督,爱每个人,如同兄弟姐妹吗?老实说,我对生命、爱与希望还有很多的疑问和怀疑。
有些人会说,神职的观念,在今天的社会中有点混淆;他们说我们必须寻找神父的真实“身份”。而且他们质疑在现今世上奉献天主,成为神父的价值。
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港岛近120名青年信徒于3月28日圣枝主日参加十字架出游活动,庆祝普世青年节的同时亦向外界肯定基督徒身份。
“(玛25:40)能够言行一致,心口合一,在生活中活出信仰,在言行中使人们认出我们基督徒的身份,才是一个合格的教友,”感谢堂区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平台,让我们的信仰生活化,让我们的爱心有的放矢,我们何乐而不为
我们拥有强大的力量来改变、宣讲福音,以生命见证人的身份前行;这力量是上主的喜乐,是圣神的果实。今天让我们祈求上主恩赐这果实。」
张神父以司铎的身份和使命及教区司铎团的共融与和谐,为六日的灵修主题。
首先,“从研究历史人物的角度看,让属于当地官僚阶层的家族或人物的身份再现,这能帮助我们恢复当时历史的面貌。透过这些人物的官品,我们可以了解那个时期国家机器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