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传说,这位宗徒在耶稣升天后到亚洲各地区传教,于第一世纪中期殉道。教宗本笃十六世在2006年10月4日的公开接见活动中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信友介绍了这位宗徒。
教宗在礼仪讲道中以耶稣的“怜悯”为核心,阐述教会牧人应有的态度。教宗说,“怜悯是《福音》的关键词,它铭刻在耶稣的心中”。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比照一下《玛窦福音》中平行的教导,耶稣说:所以你们应当是成全的,如同你们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样(玛五48)。
福音释经员:福音所强调的是耶稣要我们相爱的命令,洗脚是身为天主的耶稣对人的无限爱心,我们彼此服务,即是这相爱的具体表现,现在请恭听福音。
教宗方济各指出:耶稣背负了疾病和痛苦,以新生命的光辉将消极的经验转变为积极的经验。跟随基督为了爱而交出自己的道路,我们也能爱他人如同天主爱了我们一样,并为弟兄姐妹舍命。
在祝福了罗马孩童们带来圣伯多禄广场的圣诞马槽的耶稣圣婴像时,教宗强调生命是人的首要权利。教宗于喜乐主日邀请所有人要喜乐,每位基督信徒都被召叫活出这喜乐。
胡志明市(亚洲新闻)-越南青年「深爱耶稣、教宗方济各和普世教会。即使我们负担不起来前往巴西的旅费,我们希望在自己国家体验到普世青年节。」
春节前我因小病到附近小诊所输液,见一对老年妇女进来,一个是来打针的,另一个基督教友,来陪她的,为劝说她信耶稣,一边陪她吊水,一边讲着信耶稣的好处。我为这位信友的福传精神感动。
当时伊斯兰教国王准许道明会士护守耶稣圣墓,但这些会士被关在其内有一年之久,他们获自由后都回自己的国家去了。随后由方济各会士代替了道明会士的位子。
教宗还说,耶稣常常注意到病人;祂以母亲注视生病的儿子的眼光,注视他们,心中充满怜爱。身为基督徒,我多麽希望我们能像耶稣那样,以静默、爱抚和祈祷靠近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