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想得到彻底醒悟是去科技发达的美国探亲之后。亲眼目睹到处十字架高耸,教堂遍布各处,信徒济济却又那么虔诚。
安妮·罗素·米勒是美国旧金山区著名的豪门贵妇。
美国的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也是如此,他以自己的生命作代价,为能活出他的信念。世上许多男和女也有类似的经验,虽然不为人所认识,但他们所作的抉择,却同样是真诚和英勇的。
1925年,小玫瑰的家搬到美国翁梭城。那时正有一批教友联合反抗本城主教的命令,虽经主教再三劝导警告,他们还是固执;主教看见各种方法完全失败,只有去请小玫瑰代求天主。
教宗用英语向台湾、日本、美国等地的朝圣团致意。教宗这天向他们讲解要理的内容是帕特摩岛的先知,第四部福音和其它几封书信以及默示录的作者圣若望宗徒。
一位教会报纸的记者帮我很大的忙,他为我获得了材料,我便开始自制圣衣,在过去二十五年中,我分赠给日本人,邮寄给美国、巴西、巴拉圭、韩国及印尼等国,总共有几十万件。
圣座梵蒂冈城国委员会兼梵蒂冈城国政府主席的埃德蒙·卡齐米尔·索卡枢机主教,1927年9月14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大急流城,1954年6月5日晋铎;1971年7月20日晋升主教;1981年3月21日调升底特律总主教区总主教
老先生告诉我,他是美国南方人,从小就认为黑人低人一等,他家的佣人是黑人,他在南方时从未和黑人一起吃过饭,也从未和黑人一同上过学。
生活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圣弗兰切斯卡·卡布里尼(FrancescaCabrini)就是一个榜样,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美国的移民。
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以及意大利、美国18所大学、5个研究机构的学者、天主教和基督教的神长教友学者以及新闻界人士一百多人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