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珍惜生命善度有限的时光生活常识告诉我们,死亡具有必然性,人人皆有一死,每个人都应善度自己的人生。死亡与基督有着密切的关系。为基督徒而言,死亡使他完全进入了基督的死亡和复活的逾越奥迹中。
今年40岁的冯金梅,原本有着幸福的生活。2000年,正值花季的冯金梅经人介绍认识了南单桥村阳光帅气的小伙齐万龙,几个月的相处,两人结为夫妻。
对于“试图按照遵守戒律和传统来度信仰生活”的迦拉达人,保禄提醒他们:“主的死亡与复活才是救恩和信仰的核心”。
枢机解释,这段福音帮助我们明白如何能度感恩圣事的生活,“在生活中效法在祭台上所举行的一切”。在最后晚餐的记述中,若望不谈“建立圣体圣事”,却谈“为门徒们洗脚”。
特别在牧灵生活中,那寂寞难眠侵袭时,要学会面对自己的孤独,面对一个真实的自我,不要逃避,不要陷入自怜哀叹中。
教宗的原话是这么说的:「考虑到人的各种外在限制和减轻罪责的因素,在一个客观的罪恶处境之中,主体未必负有罪责,也不一定要承担全部的罪责,而且他们依然可以活在天主的恩宠内,依然有爱的能力,依然可在恩宠和爱德生活内成长
教会的训导告诉我们,要选择对的事情来带领教友,回应当今我们所需要爱别人,更要关注地球灾害,从奉献盒的改变开始,可以为地球减掉不少的纸张消耗,为教友或许一时无法接受,为堂区的宣导可能造成些许的麻烦,但是我们真的有期待
为所有去世的亲人献弥撒,在我们这个家族中已经形成习惯,尤其让下一代孩子们能够明白,人死不能自救,我们都有义务为去世亲人奉献弥撒,这是一份孝爱,老一辈为我们辛苦一辈子,我们无以回报,只有奉献弥撒以报之。
这是赞颂的祈祷,我们不太习惯这种祈祷:赞美天主是白白的奉献,是进入极大的喜悦之中。
为教会树立榜样,为教会的发展奠定基础,是教友心中信仰生活的好导师,好牧者,他们的精神永活教友心中。在活动现场,一些教友早早地来到墓地,为他们念经祈祷,有的泪流满面非常怀念与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