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伯非常喜欢他的儿子若瑟,给了他一件彩色的袍子,其他的弟兄就非常生气嫉妒,最后竟把若瑟卖到埃及。其实其他弟兄并没有减少什么,他的父亲该给他们的东西,他们样样都有。
若我们放弃渴望,我们就会开始走向死亡。若我们停止渴求,就会失去对相遇、谈话、交流、走出自己、制定计划、工作,甚至祈祷的乐趣。
(若二5)教宗指出,「为了效法圣母的说话方式,除了祈求恩宠以外,还需要懂得临在於『料理』大事的地方」,料理「每一颗心、每个家庭、每个文化重视」的大事。
比如荡子回头的比喻(路15:11-32),比如主耶稣与尼苛德摩论新生(若3:1-15);或者就按着圣经已经分好的章节,当作一个整体去理解。
接著,教宗将众人的目光引向耶稣诞生的景象,指出圣母玛利亚和大圣若瑟欣喜至极,因为他们经历了无数的担忧后,怀著无比的信德与爱,领受了天主的这份礼物。
在宣读文告前,教宗还为聚集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两万多名世界各国朝圣者们介绍了若望·达马申诺以及基督信仰的乐观主义。这种精神,使人能够在因人类罪恶而造成的“摧毁”中看到良善、美好的本质。
同时,教会一些神职和虔诚大德之士为此陆续编著圣月书以供公教信友神修之用,比如三月献给若瑟,称为圣若瑟月;五月献给圣母,称为圣母月;六月献给耶稣圣心,称为圣心月,十月献给玫瑰圣母,称为玫瑰月;十一月献给炼狱诸圣灵魂
这一词汇起源罗马帝国时代,接着,若望、玛窦、马尔谷和路加等福音作者又作出了文学描述。如果回归这一词汇的真正根源,则是只有耶稣的话才是真正的福音、圣言降生成人生活在我们中间。
教宗方济各1月10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VaticanMedia)1月10日的弥撒读经一取自《若望一书》(参阅四19-五4),整篇读经围绕着爱的主题。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取自《若望一书》,强调天主是光(一5-二2)。教宗在讲道中省思说,这篇经文中有许多对比:光明与黑暗、谎言与真理、罪过与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