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就像光的暴发、像爱的暴发一样,解除了到那时还无法解开的“你要死,你要变化”的结。它开启了存在和生命的新境界,在这个新境界中,物质也因为改变而进入其间,一个新的世界于是出现。
从「新火」点燃的这光,会渐渐消除黑暗,照亮整个参与礼仪的会众,「愿光荣复活的基督,以祂的真光驱散我们心灵的黑暗」[7],也让我们能再一次体验到厄玛乌门徒的经验。
典礼仪式由教务长岳国清神父主持,参加仪式的有学院常务副院长童恒久神父、班主任黄明彬神父、特邀老师朱锦龙神父、灵修陪伴导师段光菊修女、活动指导老师龙定福执事。
星云大师还与罗光总主教、丁松筠神父(Fr.MartinsonJerry,SJ)、马天赐神父(Fr.PouletMathis,SJ)等神长有友好交往及美妙合作,也与他们是好朋友。
他的衣服是光,所以天主是光。“黑夜与白昼一样光明,黑暗无异光明”(参见咏138,12)。进入死亡世界的耶稣带着五伤:他的伤痕,他的痛苦,都变成了威能,都是战胜死亡的爱。
若望福音中也描述了若翰被派遣来的使命与角色,“他不是光,只是给那光作证”(若1:8)。圣教会为纪念并敬礼圣人们而制定的瞻礼,大都是他们离开尘世、进入永生的日子。
他举出了一些从晚明到清初的进士,如王启元、文翔凤、许三礼等。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花费巨大的心力从先秦儒家传统中去构筑一个类似地方宗教的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也是反对天主教的人物。
天主教的研究在当时还是比较活跃的,像辅仁大学的研究,上海以光启社为背景的历史传承的研究,包括河北献县出版了大量的基督教文献,涌现出一批研究方面有成就的学者。
一个人光动不静不行,光静不动更不行。而练习书法是动静结合的运动,所以练习书法一方面能使人从紧张中轻松起来,另一方面又使人能从闲散中充实起来,从而起到调节生活节奏以及内在系统平衡的作用。
圣若望宗徒清楚地教导我们:凡爱自己弟兄的,就是存留在光中,对于他就没有任何绊脚石;但是恼恨自己弟兄的,就是在黑暗中,且在黑暗中行走,不知道自己往那里去,因为黑暗弄瞎了他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