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社会中存在一种优雅转移目光的态度,我们经常这样做:我们披着政治正确或意识形态的外衣,远观苦难却不伸手触摸它;我们在电视上直播这些苦难,在表面宽容、言词迂回的讨论中提及这些苦难,却从未有系统地医治这些社会创伤
下午3点,举行了纪念救主苦难仪式。
教宗主持公开接见活动(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6月16日在圣达玛索庭院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在例行的要理讲授中,深入讲解了耶稣在接受十字架苦难前的祈祷,结束了他一年来有关“祈祷”的系列要理讲授。
这一天也是苦难主日,呼市东堂众教友顶着雨雪齐聚东堂,纪念主耶稣当年荣进耶路撒冷的情景。众教友排成长队,在教堂院里聆听耶稣受难始末。
廖主教表示,他们会一如既往的为灾区的兄弟姊妹祈祷,恳请天主加給她们力量,助佑他们早日从苦难中走出来。
智2:12,17-20;咏54:3-6,8;雅3:16-4:3;谷9:30-37今天的福音是主耶稣第二次向门徒们预言自己的苦难、死亡和复活,以及门徒的反应。
并于当日下午亲临滦县西安河堂区,与本堂神父共祭,同教友共同分享了耶稣的光荣与苦难。圣周四圣油弥撒中,与教区全体神父举行共祭大礼弥撒,充分体现了教会的共融。当日下午,又赶往迁安市潘家营堂区。
基督的逾越奥迹是祂经过苦难、死亡与复活﹐进入父的光荣中的整个过程。教宗解释:生下天主子﹐使祂降生成人的玛利亚﹐是介入逾越奥迹最深的受造物。
默西亚不是必须受这些苦难,才进入他的光荣吗?这是一个全新的生活哲理。这个哲理告诉我们不必垂着头去承受痛苦,而该挺着胸去拥抱它。我们能够拥抱痛苦,因为我们知道新的契机将自痛苦中产生。
苏丹首都喀土穆的辅理主教库尔在接受“援助苦难教会”组织的访问时则请国际社会为苏丹祈祷,使苏丹得以改变方向,保证不分种族和宗教,尊重国内所有的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