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个想法在我脑中浮现,苦路的终点是耶稣的死亡,若拜苦路只是纪念耶稣的死,或是陪伴他、哭他受的苦,感受他的痛,似乎并不是耶稣的意思,因他曾明说:你们不要哭我,但要哭你们自己及你们的子女。
卢:大妈,您入的是哪个公司的?交了多少保费?负什么保险责任?保险期间多长啊?(象放连珠炮似的问)阎:(神秘地)保费,没交一块,保险责任是全身全心,保险期间是永永远远。那个保险公司嘛,叫天堂保险公司。
身为耶稣的门徒,我们要深信自己的生命会结出果实,纵然不能亲眼看见,但生命果实会彰显在以后的世代。人之所以会骄傲,是忘了自己的那些缺点和罪。
教宗指出「我们都是罪人」,这句话并非「理论」,而是现实。「基督徒的美德是自我检讨的能力;这能力甚至超乎美德」,是成为基督徒的第一步。教宗观察到,我们每个人都善於为自己找藉口,擅长为自己的过失辩护。
面对丢弃和冷漠的文化,分施则是在人与文化之间建立新关系的关键,因为分施意味著奉献自己。教宗解释道,分施首先是彼此承认,且具有社会关系这不可或缺的特性。
我们自问:我希望怎样获得救赎,这对我们是有好处的。按照灵修的方式,好的、对我有好处,但又是固定的、一切都清楚地没有危险的方式?
1、主耶稣的洗礼主耶稣选择接受若翰的洗礼,是为提醒我们人需要更新自己的生命。
据梵蒂冈电台网讯教宗本笃十六世4月5日上午接见300位参与“为伤口傅油”国际会议的人士,并告诉他们:堕胎和离婚是重大罪过,但是教会必须本着爱心和细心接近罪人。
(亚巴郎在仅称天主为“我的主”)后来天主显示给梅瑟,告诉他的名字是“我是自有者”或者后来所称的“雅威”就是主的意思。然而,耶稣的门徒却有特权称天主为父,这全是因为耶稣自己是天主子也愿我们分享他的神性。
(梵蒂冈电台讯)《天主的名字是慈悲》一书自元月12日起在世界各地的书局开始贩售。这本书是熟悉梵蒂冈事务的意大利记者托尔涅利(AndreaTornielli)与教宗访谈的果实,论及慈悲禧年的核心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