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借此机会勉励他们守护记忆,培养望德,并向东方基督徒表达关爱之情。宗座罗马尼亚公学的成立旨在培育罗马尼亚天主教希腊礼教会司铎。
九七年辞世的德兰修女一生献身于帮助「贫穷中的最贫穷者」而深获国际赞扬,一九七九年更获诺贝尔和平奖。二月廿六日在新德里举行的颁奖仪式,约百名嘉宾出席。
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嘉诺撒会两名修女廖君顽和ErminiaCastilho本年一月安息主怀,修会答谢两人对教会的奉献。 廖君顽修女于一月十五日回归主怀,在世寄居八十八载。
(格后1:3-4) 当德肋撒姆姆将那些被人遗弃的人洗干净、放在床上的时候,这个病人说:我活着虽然像条狗,但去世的时候却像天使一样。如果你突然向某个大街上的乞丐说声耶稣爱你,你会得到怎样的答复?
印度的德肋撒姆姆曾经说过:“当今世界不仅仅是面包的饥饿,更是缺爱的饥饿。”试想,一个心里没有爱的人,怎能拥有宝石般珍贵的感情,又怎能赠与他人“宝石”呢?
正如因着印度德肋撒姆姆献身穷人的服务,使许多穷苦的人得到主的安慰。奉献的价值何其伟大!圣保禄宗徒曾说:“主喜欢乐意奉献的人!”耶稣也说:“凡你们为我弟兄当中最小的一个所做的,就是为我做的。”
另一位来自河北保定的学员在学习感受中写道:“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感受到主基督借德肋撒姆姆给我们说的‘我们每天领圣体是领受基督的爱,但每当我们领受了他的爱之后,还需要有一个施放的对象,而耶稣又变成了弱小者、
耶稣肋伤传教女修会于12月7日选出新任总会长。
打开日课来,院长说扉页是德肋撒姆姆写给罗哲修士的题字,并念给我们听。看着扉页上的字迹,日期竟是1976年11月1日,恍如隔世。
里瓦斯修女于1920年6月13日在秘鲁科拉科拉出生,14岁时来到利马,在耶稣善牧的爱德之母修女会负责的塞维利亚公学读书。她受奉献生活所吸引,于1941年进入这个修女会,并于1949年2月8日矢发圣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