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天主就写在他们的名字和他们的本质上。他们的真正本质就是因着天主并为天主而存在。天使的第二个特征是作为天主的使者,他们把天主带给人,为上天下地敞开大门。正因为他们接近天主,所以他们也非常接近人。
可见,耶路撒冷和罗马是基督信仰的两个轴心,或至少是两个端点,围绕它们运转的是信众和诸圣的奥妙领域。在天主的计划中,耶路撒冷似乎该当是基督宗教的中心,以色列实现希望的地方。
可见,我们行动是受孝爱之情的驱使,而非出于造作的怜悯。教宗说:我为何说不是造作的怜悯?因为有人以为怜悯人就是闭上双眼,神情犹如雕像那般,是这样吗?怜悯人也是佯装成圣人,不是吗?
可见,在我们面前是一幅爱的相遇、期待、热烈欢迎、充满仁慈的图像。问:教宗方济各在上任之初曾说过:天主从来都不厌其烦地宽恕我们,我们却对请求宽恕感到厌倦。我们为何对天主的宽恕失去信赖呢?
天主的爱因此成为有形可见的。教宗说:「那将原祖赶出乐园的天主,派遣了祂的圣子来到我们受罪蹂躏的大地上,好使我们荡子能够因为祂的仁慈,悔改、得救,重回我们真正的故乡。」
可见,不能只用大脑建立关系,理性甚至无法建立关系,思想概念传递不了生命和爱。艺术同物质、图像、人体有关,帮助人了解信仰是一个完整的现实。
教宗回忆说,当时,东正教会大公宗主教的代表们也以兄弟代表的身份出席了这次大公会议,可见,我们两个教会之间关系的一个新的重要阶段正是与大公会议同时开始的。
有些新人赶在二O一三年一月四日结婚,象征‘爱你一生一世’(201314的谐音),可见大家都在追寻爱。就信仰来说,我们爱人爱主不仅一生一世,还要永生永世。
明年新文告的主题是《未成年的移民和难民》,可见未来特别需要关怀的对象是未成年的移民和难民。教宗在文告中强调:移民也是人,他们同样享有不可剥夺的基本人权,所以必须始终受到每个人的尊重。
看着修院教堂因为五年前在汶川地震时遭受破坏,这一次更鲜明、刺眼的裂痕,有人用手去轻轻抚摸;面对校舍和餐厅地面上处处可见的震下来的碎屑,有人无声地扫起。这种情况让人真的感觉到人是多么脆弱、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