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对含有不妥当言论、观点的文章及未通过权威渠道核实的网络信息不报道、不转发、不引用。 六、重要题材、关键表述要与“一会一团”相关报道保持一致。
社会因着它的机制对青年负有某种责任,我们可以称之为父性责任,然而这种责任有时候被忽视或并未善尽。社会也时常让他们成为孤儿,不为他们提供前途的真相。
现在,在使用新技术的传播界中,情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并不认为重复这些言论更有用,它们是在非常特定的场合和情况下说出的。
他们每一个人发言后,就把一个仇恨的器具放在教宗座椅旁的木制十字苦架下方。一个小女孩的哭声打断了分享,教宗说:“我与你们同在。你们的眼泪就是我的眼泪,你们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
如果你们放下生活的担子,放下你们为明天的忧愁与顾虑,放下你们想被别人理解而不理解他人的矛盾心理,放下你们的彼此猜忌及相互攻击,放下你们的仇恨及战争的武器,而将整个的身心交在我手里,如同我完全将自己交付你们一样
教宗补充说,即使是分裂和仇恨的痛苦教训也给予我们启发,就是:和平永远是可能的。解决冲突与修和是团结与兄弟友爱的积极记号,团结比分裂更强大,而兄弟情谊比仇恨更有力度。
此外,有六位殉道的修会会士将被册封为真福:其中有方济各小兄弟会会士伯多禄·德科尔帕(PedrodeCorpa)及其四位同伴,他们于1597年9月在仇恨信仰下,在北美殉道(现今美国佐治亚州)。
于是,伤痕又开始滴血,仇恨的火焰再次燃烧,我恨不得当面大骂他一场,并且再狠狠地咬上几口……圣诞节快要到了,可这复仇的火焰还在无时无刻地燃烧着我,让我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前者由于它的刚烈,很容易与他人筑起无法沟通的墙,直至心生仇恨。后者则易于建立理解的桥梁,哪怕发生过口角和争吵,但它的前提条件是寻求和实践谦卑。教宗当天的弥撒讲道,延续了前一天的讲道思想。
为了“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缔造和平”,他没有逃避冲突的境况,而是将自己完全暴露给那终要将他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仇恨。但事实上,基督仍然活着,而仇恨却一命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