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首先带我参观了设立在这里的“山西省天主教文化交流中心”,这里有珍贵的大秦景教碑帖,以及天主教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史资料和文物展览,“交流中心”为中式建筑与哥特式的教堂珠联璧合,以“三位一体”为宗旨,对外传播交流圣教文化
因为他发现在西方的基督文化与中国的世俗文化两种不同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强烈反差的两种不同的人生观:一种是“牺牲自己,施恩于人”的人生信念;一种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市侩心态。
民族精神立足于民族的情感认同,而民族认同是民族传统中长期的历史和文化积淀的产物。但传统文化、传统道德过去没有、现在也不能把我们带进现代化。现代化呼唤的时代精神,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重铸。
耶稣会士利玛窦1552年10月6日生于马切拉塔,信仰深湛并具有卓越的文化及科学才华,一生中用多年时间致力于西方和东方之间有成效的对话,同时以一种透彻的行动使福音在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中生根。
我们盼望的未来奠基于相遇文化、友谊文化、接纳文化、友爱文化、尊重文化,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尤其尊重那些最需要爱和体谅的人。绝不可欺负或轻视他人,却要学习承认他人的富饶。」
教宗开门见山就说:“根据今天一般人的说法,基督信仰是欧洲的宗教,这个宗教后来把欧洲的文化带到世界其它各国。
要理教师代表、青少年代表分别向教宗致词,最后,教宗也向他们发表一篇重要的讲话,鼓励父母亲和师长们在这价值模糊、方向迷茫的时代,善尽教育下一代弟子的重任,同时勉励青少年珍惜接纳基督信仰的遗产,使自己在道德、文化和精神上健全地成长
教宗这次的要理讲授以祖父母为中心,再度为年长者发声,呼吁众人抵拒丢弃文化。由於医学的进步,人的寿命得到了延长,然而社会并未向生命敞开胸怀!利益的文化坚持使老年人看起来如同是负担,是废物。
他强调:互联网提出了信仰与文化之间始终存在的问题。教宗鼓励平信徒始终寻找宣讲福音的新途径。教宗方济各首先引用若望·保禄二世的话说,梵二大公会议开启了平信徒时代。
我们需要一种能在儿童、男人和女人、青年和成人身上增进照料文化的培育,以此取代败坏和丢弃文化。换句话说,就是让照料自己、照料别人、照料环境的文化来取代丢弃自己、丢弃他人及环境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