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不来或很少来圣堂的子女们当天也陪伴年迈父母前来参与礼仪,同时,这一天更是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为大家举行感恩弥撒的是手术康复后的百岁司铎张振华老神父和新任本堂徐麒方神父以及周伯泉神父在塘角天主堂首次共祭,给本次活动不仅彰显基督的爱德精神
接受培育的首要之务是扎根于耶稣,效法祂的服务精神,空虚自己,自谦自抑,跟祂一样服从至死,甚至准备好面对毁谤、迫害和羞辱。
我记得圣保禄宗徒致罗马人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是困苦吗?是窘迫吗?是迫害吗?是饥饿吗?是赤贫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然而,靠着那爱我们的主,我们在一切事上,大获全胜。
他也精通阿拉伯文,可对照出基督宗教与伊斯兰教对神不同的领会。例如:基督宗教并不强调神是指导主控者,伊斯兰则非常强调阿拉是指导主控一切的神。这就相对看出信者的主体意识与自由意志,多元与共融。
对住在淫风盛行之格林多城的信徒,保禄警告他们:“你们务必要远避邪淫。人无论犯的是什么罪,都是在身体以外,但是那犯邪淫的,却是冒犯自己的身体”。(格前6:18)神造人有三个层次:生理、精神及灵性的层次。
您作为教员,如何在颇为敌对的社会背景中向修生们传授这个意识并使之扎根?答:我认为主线正是让他们懂得信仰的真谛和与基督相遇的美妙是个人经验决定性、有建设性的因素,是能够向其他人推荐的事情。
所有宗教都有济世救人行善的主张,就基督教而言,基督道成肉身,作为万民之君的基督,不但不恋栈权力,却选择生于马槽,出身寒微,甘于为木匠之子,出入于街市会堂,终日与低下阶层为邻,为的是要服侍人,开展各种社会服务工作
克莱马(信仰通讯社)—“今天,真福阿尔弗雷德神父用为了爱基督而慷慨献身的生活见证向我们的克莱马教区讲话,激励教区见证爱德的福音;他向在基督派遣的敦促下‘到普天下教导所有人’的传教士们讲话,他们走上世界各地的大街小巷向所有人去宣讲救恩的福音
为了阐述穷人为何是与基督相遇的绝佳场所,教宗从圣依纳爵的《神操》出发,强调要默观并化身为仆役,去伺候贫寒卑微的耶稣圣婴(111、114号)。
教宗强调,「平信徒与牧者必须共同以唯一天主子民的身份」来推进基督信仰的使命。此外,圣召不可被缩减为只是司铎职务或修道生活的层面。圣召绝不「仅限于少数人的特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