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机是耶稣会士,当他想起做一个牺牲便可「愈显主荣」,自然喜上眉稍。主既是他的挚爱,主的荣耀便是他的喜乐。确实,枢机用这句机智语,为教友的「信、望、爱」给予很好的注脚。
因为圣教会是基督的妙身,是继续活在我们中间的耶稣做我们的支柱,耶稣曾说过:我永远同你们在一起,直到世界穷尽。
世界上谁没有丢过东西,谁没有心急火燎翻箱倒柜地找寻过东西?有些东西想找找不到,却又在无意间发现了,踏破铁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谁都有过这种经历。
他是满族正黄旗人,幼时曾习武,后喜诗词歌赋。1888年,他加入了天主教,时年22岁。当时华北各地经常发生教案,市井小人借教欺压邻里,不良教徒则藉教而报教外之仇,天主教在当时为社会和士大夫所不齿。
除了读圣经,她还学钢琴,喜欢唱圣歌。她全力践行耶稣彼此相爱的命令,爱天主、爱教会、爱亲友和兄弟姊妹。
为了他,我们可以带来喜乐和希望、悲伤和烦恼,这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当耶稣为中心,光照耀着,甚至在我们生活中最黑暗的时候;祂给了我们希望,一如今天福音所说,耶稣对良盗一样。」
——大概这就是许多人——特别是文人雅士贤者圣徒喜竹爱竹的真正缘由。竹,总是容易让人想起空已虚心,想起豪迈凌云,想起高风亮节与脱俗超尘。
要是这样的话,每一个人应该都差不多,大家都应该是忧喜参半。但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愁容满面,有的人又总是笑容可掬呢?显然痛苦的经历并不能决定我们快乐与否。
当喜乐和悲伤都让我们向自己神圣的童年说是时,悲哀和喜乐就变得较相似而少差异。当获奖励和表现不优良的经历,都给我们机会去肯定我们是主所爱的身份时,这些经历就有更多相似少有不同了。
我们往往不去上主那里,反而更喜爱走歪路,绕开天主去寻找一种辩解,一种公正,一种平安。依撒意亚先知说,天主已不喜欢牛犊与羔羊的血(依一11),尤其这祭品是由染满弟兄之血的手所献的(依一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