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神父6年间陪伴的时光里,修女们获益良多,德学斐然,他那敬主爱人、牺牲奉献、咬定青山坚守贞洁的执着而无往的精神对修女们有着极其深远的积极影响,意义非凡。
高神父还给我们简说起一点他刚来学德语时的艰难,后来全是仰望天主的助佑和陪伴才能坚持走到今天,还有一年就快毕业了,他深知自己的使命是在中国,很盼望自己早日回到中国慈母教会的怀抱。
她每年在该会所在地,一个华北乡村赵庄总堂住半年或三个月,照顾当地望会、保守和初学生及暂愿修女的陶成培育,陪伴修女们成长,推动修会发展。
有时我们需要天主的宽恕;有时我们需要天主的护佑;有时我们需要天主的治愈;有时我们需要天主的肯定;有时我们需要天主的警醒……即使有时我们会体验到“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其实,在我们困难的背后一直有天主的支持和陪伴
她一直陪伴长兄的成长,更是这位可爱的妹妹引领他走入未来奉献和修道的生活。幼年的伯尔纳德追求和探索信仰,她选择放弃继承父母的遗产,并加入了小姐妹友爱会。该会于1939年在撒哈拉沙漠成立,总会院设在罗马。
我期望神职人员、度奉献生活者与他们所牧养、服务和陪伴的信友们能够同道偕行,与普世教会一同恳祷:“天主圣神请降临!”,并宣认“我信唯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
重视关心陪伴病患2012年10月29日晚上,在纽约读书的苏新社神父(若瑟)突然开始发烧,翁神父发现后,决定立即带他去医院。苏神父婉拒说:“没关系,感冒发烧是小病,我吃点药就行了。”
经过十年发展,分享营成员分布于北京各个堂区,活跃于北堂洗后关爱中心、陪伴员、青年唱经班等诸团体中。
老人的穷,因为家人忙于工作,根本就没有理会或者疏忽照料他们;孩子的穷,因为缺乏双职父母的陪伴;也由于学校功课压力而没有玩耍游戏的时间,对真实的世界没有瞭解。
在尘世的朝圣旅程中,教会好比母亲那般,透过圣事,怀抱着基督徒,也陪伴他走到人生路途的终点,把他交托在「天父的手里」(参阅教理1683)。